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曙创新“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 助力企业重塑诚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58:00    

【来源:中国宁波网_时政经济】

执法队员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招投标、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然而,企业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往往面临信用修复流程复杂、跨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失信状态难以及时消除,经营发展受到掣肘。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及各相关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创新打造优化“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通过流程再造、平台整合、部门协同,构建起覆盖事前预警、事中修复、事后激励的全链条信用服务体系,为企业重塑信用形象按下“快进键”。

海曙区综合执法办、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海曙区公共信用信息修复机制协同联动工作方案》,统筹联动区司法局、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中心、81890等部门,明确职责清单,打破了跨部门修复壁垒,改变了企业与部门沟通难、反复修复等问题。

2024年以来,累计修复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经营异常名录信息5633条,授信额度达28.412亿元,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2600余户,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省信用中心调研“海信服”。

事前预警 从“被动修复”到“主动提醒”

信用修复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海曙区通过“信用助企”精准服务,帮助企业提前规避信用风险。

“去年我们公司因环保问题被处罚,当时完全不知道信用受损会直接影响招投标资格。”宁波甬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回忆说。今年3月,他收到81890平台推送的信用修复短信提醒,公司按照指引完成修复申请,成功避免了因失信导致的项目流失。“多亏了这条短信,让我们提前行动,挽回了损失。”陈先生说。

在具体工作中,海曙区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

清单式指引让修复流程一目了然。编制《海曙区信用修复指引》,系统梳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信用中国、信用浙江、信用宁波等平台的修复要求,将5类事项整合为“一类表单、一套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次复用”。

短信提醒让企业不再错过修复时机。依托81890服务平台,定期梳理行政处罚公示到期企业名单,主动发送短信提醒并推送修复指南。同步优化“三书同达”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告知修复途径,确保企业“知政策、懂流程”。

网格化宣传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镇(乡)街道为单元,通过基层网格员上门服务、微信公众号推广、线下培训等形式,推动信用修复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事中修复 从“多头跑”到“一次办”

针对信用修复跨部门协调难、流程繁琐等问题,海曙区创新构建“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协同联动机制。

“过去修复信用要跑多个部门,材料重复提交,耗费大量时间。”宁波金逸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表示,他通过“海企办”平台提交修复申请,系统自动流转至交通运输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到一天就完成认定,成为全区首例“一处受理、全量服务”的成功案例。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跨部门协同打破修复壁垒。统筹发改、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10余个部门,明确职责清单,建立信用修复专窗和81890服务专线,实现信用修复申请“一口受理、一窗辅导”。

线上平台实现修复“零次跑”。在浙里办海曙频道、海曙区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平台开通信用修复模块,企业可在线提交申请、查询进度,全程电子化办理。平台上线以来,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

统一认定标准,提升修复效率。针对“整改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制定信用修复审核规范,明确材料清单和办理时限。各部门收到申请后30分钟内响应,2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确保修复流程高效规范。

事后激励 从“修复信用”到“用好信用”

信用修复不仅要帮助企业“摘帽”,更要助力其将信用转化为发展动力,使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信用+融资: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出“海个贷”“守重贷”信用融资产品,将信用修复结果与融资服务挂钩。累计为1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93亿元,其中对于无纳税的个体工商户授信户数较原先提升30%,授信额度增加80%。

信用+监管:差异化服务降低执法扰企。对信用修复后企业实施“预约式指导+降低检查频次”的柔性监管模式。海曙区一传媒企业经辅导后开展信用修复,于2024年初成功中标慈溪300万元广告运营项目,企业负责人表示:“信用修复不仅挽回了声誉,更让我们重拾发展信心。”

信用+合规:推动企业从“被动修复”到“主动预防”。打造企业合规服务中心,汇聚31名各领域专业人员作为合规“智库”,健全企业合规指导服务和结果运用机制,在梦创集士港跨境电商园、天一商圈企业服务驿站设置2个产业合规点,将守法诚信落实到企业经营各环节。同时结合“预约式”指导服务,对申请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且有合规指导需求的企业及时开展上门指导,规避后续执法风险。

展望 打造信用修复“海曙样板”

海曙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以“海信服”品牌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

优化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线上平台,增加后续增值服务,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强化宣传推广。结合基层网格管理,推动信用修复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企业从“抢救式修复”向“预防式修复”转变。

拓展结果应用。加强信用修复与招投标、融资、评优等场景的联动,让信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名片”。

信用修复一小步,营商环境优化一大步。海曙区通过“海信服”品牌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更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了新路径。未来,海曙将继续以信用为笔,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温暖答卷。

宁波晚报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鲍敬翔 鲍伟波 文/摄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网络直播著作权案件审理情况:音乐侵权突出,复合型侵权占比较高 红星新闻网4月28日讯 近几年,网络直播行业用户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网络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著作权侵权风险,音乐、游戏直播、影视内容侵权频发,原创作者与网络主播、直播平台间的矛盾凸显,制约了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网络直播领域已成为著作权保护的重要阵地。4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涉网络直
  • 国家发改委赵辰昕: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 对我国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国家发改委赵辰昕:企业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 对我国能源供应没有影响】财联社4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国内能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美国在我能源进口当中占比低,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的总量都很少,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非常低。我国
  • 海曙创新“海信服”信用修复品牌 助力企业重塑诚信 【来源:中国宁波网_时政经济】执法队员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招投标、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然而,企业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往往面临信用修复流程复杂、跨部门协调困难等问题,导致失信状态难以及时消除,经营发展受到掣肘。为
  • 刚刚,紧急辟谣 美团4月27日在其官方公众号“小团有话说”发布声明称,在澄清“去其他平台跑单会被美团永久封号”的谣言后,社交平台上依旧出现了骑手APP显示“永久停止接单原因为:存在使用双开或京东软件的行为”的谣言图片。经核实,该图片源自平台封禁违规抢单外挂的正常提示页,但IP地址在广东的个别网民,对图片进行恶意P图
  • 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亮相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27日一早,不少观众被会议中心1号展厅进门左手边的蓝色机柜吸引,它看上去就像一个2米高的蓝色大冰箱。不过,这个“大冰箱”装的都是处理器。这是由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兄弟院校低空经济产业交流会举行 近日,“低空经济 共享未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兄弟院校低空经济产业交流会在贵阳高新区举行。会议现场会议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前沿动态,川大技术转移集团低空经济研究院、深圳智航无人机有限公司及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先后进行项目路演,展示企业在无人机研发、低空智能应用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随后,多家
  • 日本240多处河川和地下水测出有机氟化合物超标 日本环境省最新公布的一项全国水质测定结果显示,有242个河川和地下水检测点的有机氟化合物(PFAS)超标,其中最高一处是国家标准的520倍。日本环境省25日发布的该测定结果是基于对2078个河川和地下水检测点的有机氟化合物测定。结果显示,河川的56个检测点和地下水的186个检测点有机氟化合物超标。其
  • Shenzhen's robotics industry surpasses ¥200b in annual output On April 24th, the three-day FAIR plus 2025, a comprehensive exhibition dedicated to the entire robotics industry chain, opened at the Shenzhen Con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