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作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第六届“医者仁心”医学人文月系列活动的压轴活动,齐鲁医学院1982级校友、基础医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秘书长王兴步做客齐鲁医学院讲堂,以《医学人文不是诗和远方——从《论语》中寻找智慧与答案》为题,进行了精彩讲座。
据介绍,过去一个月里,齐鲁医学院以人文为纽带,以仁心为航标,开展了“济众讲坛”“礼赞无言良师”致敬医学先辈纪念活动,世界健康日科普活动、导学思政下午茶、“走进心灵”心理讲座、医学趣味游园会、献血车进校园、草地音乐节、“阅读启智·本草润心”读书日、Dr. Cats合唱团十一周年音乐会、景蓝斋音乐汇等一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深刻广博的内涵,为广大师生呈上一场医学与人文深度交融的盛宴。

作为齐鲁医学人,也是业界大咖,王兴步对此深感安慰。他希望同学们在志愿活动中展现青春风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彰显“国有难,召必至”的担当,在健康科普中传递“防大于治”的智慧。
讲座开始,王兴步围绕“儒家文化的仁爱之道”“儒家文化的忠恕之道”“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儒家文化与医学人文内涵”四个方面一一展开讲解。

“山东大学和齐鲁医学院的校训是什么?”
讲座开始,他抛砖引玉提问山东大学和齐鲁医学院的校训。
针对提问,同学们踊跃回答。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山大的校训。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
“博施济众,广智求真”,是齐鲁医学院的校训,也是齐鲁医学的精神。饱含齐鲁传统文化内涵,蕴含着医学教育的内在本质和神圣职责,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标准,充分体现了齐鲁医学百年发展的历史特征和时代要求。
王兴步告诫同学们,对山大校训和齐鲁医学精神,一定要铭记,并成为今后从医路上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聚焦“儒家文化的仁爱之道”,王兴步讲解了《论语》蕴含的无尽智慧。他表示,学习《论语》,有益于开展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实现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的人生目的和职业追求。
王兴步认为,儒学的核心是仁和恕——仁者,慈悲也、爱人也;恕者,宽容也,宽恕也。表现在国家上,要以仁爱治国、以礼治国;表现在家庭上,要父仁子孝,兄弟姐妹仁爱互让,家庭和睦相处;表现在个人上,要对人友爱,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以“亲亲之爱”“恻隐之心”“忠恕之道”的情怀去对待病人。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王兴步解析说,《论语》告诉我们,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医生来说,不仅是治病,要对病人给予更多的帮助。
聚焦“忠”“恕”之道,他列举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话小故事,以及身边发生的典型医患案例,总结表示,在医患关系中,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要换位思考,具有共情能力,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做到恭敬、宽厚、诚信、勤勉、慈惠。“恭敬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拥护,诚信则会受人信任而重用,勤勉就会事业有成,慈惠才能令人服从。”
“医患之间难免产生误解和误会,医生的付出和努力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患方的侮辱和谩骂,在此,要保持冷静和克制,理解患方不理智的冲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做到彼此信任和理解,消除误会。”王兴步说。
聚焦“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他表示,中庸的基本原则为“致中和”“执两用中”和“和而不同”,孔子主张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是长久缺乏它的了。”这启示大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与病人交朋友,不能太亲密,但不能对病人冷漠;要恪尽职守,具有奉献精神,于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爱病人,对待病人一视同仁,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想病人所想,要适当诊疗,不开大方,不过度依赖辅助检查;做一个受人尊敬和信任的医生。
聚焦“儒家文化与医学人文内涵”,他认为,身处AI医疗时代,医学人文更加重要,未来医疗核心是“科技+温度”。人文关怀,能显著提升病人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病人生命与身心健康上的敬重与关爱。医学的本质是人学。”王兴步说,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是儒家实现仁者爱人的重要途径;医学是一门“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科学技术;良心是医生美德的基础,即医生应具备同情怜悯之心。
“医生=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求真,人文情怀的根本就是求善。”王兴步说,医学人文不是诗和远方,要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以病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不伤害病人利益为最低底线。
讲座最后,王兴步总结了《论语》中的医学人文智慧。仁爱之道,为爱医学、爱病人、爱同仁、爱医院;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换位思考,要有奉献精神,献身医学事业;中庸之道,不要只想着能为病人做什么,也要考虑不该做什么,无为而治,适当诊疗,不开大方,不过度依赖辅助检查,更不能做防御性治疗,做一名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生。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王兴步不时穿插趣味小故事,讲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在医学生心中种下了大医情怀的种子。现场王兴步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向互动同学签名赠书。
“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传承‘博施济众 广智求真’的齐鲁医学精神,是全体齐鲁医学人的共同遵循。”齐鲁医学院党工委副书记、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赵福昌书记表示,王兴步教授给同学们分享医学人文故事和医者的梦想,让同学们感受《论语》之美,领略到医学领域的无限可能。(徐从芬)
王兴步简介
王兴步,高级编辑,现任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秘书长,1982年至1987年就读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9年儿科医生,期间发表了1000多篇文章,出版6本专著后,怀揣着新闻梦想被调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参与济南时报创刊,成为集团首批首席记者,历任济南时报记者、体育部副主任、主任记者、副总编,舜网副总编,获得2004年首届济南市十佳记者,济南市先进工作者,荣立省政府二等功,济南市委、济南市政府二等功;国际奥委会授予王兴步荣誉运动奖章,2008年北京奥组委主任刘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联合签名颁发奖状,对他为传播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