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广东湛江报道
在网约车行业发展初期,平台企业以出租车业务为切入点迅速撬动出行市场,但随着其他运力的快速壮大,传统出租车逐渐被平台方降级为补充性运力资源。
湖北大冶捷丰出租有限公司负责人易建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近年来随着网约车的发展,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幅度达到20%,“可以说出租车司机处于非常不舒服的状态,近年来的流失率也在提高”。
出租车司机收入下滑,意味着背后的出租车公司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逼迫传统出租车行业必须转型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出租车沦为平台边缘运力
十几年前,网约车平台刚刚出现时,通过对接出租车公司,快速批量接入具备合规资质的出租车司机资源,解决了网约车平台冷启动期的运力短缺问题。出租车作为现成的合规运力,帮助网约车平台快速积累用户信任,网约车平台则通过出租车订单,逐渐培养了用户手机叫车的习惯。
但随着网约车平台通过快车、专车业务吸纳私家车运力,出租车在网约车平台内部的流量分配权逐渐减弱,出租车的订单量下滑,进而影响到司机的收入。易建华透露,他公司的出租车司机收入下滑幅度大约有20%。
出租车司机收入下滑之后的连锁影响是出租车司机流失率加大,背后的出租车公司大部分出现经营困难。
“我们也面临着司机流失较快、车辆运营成本较高等诸多发展困境。”宁夏灵武安达道路运输服务公司负责人张宁强说道,“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深感焦虑。如何降低运营成本,留住司机,提高司机收入,是我们在转型发展中如何突围的问题。”
巡网融合模式为传统巡游出租车企业找到了用数字化能力重焕生机的方向。巡网融合是指通过技术手段,使巡游出租车具备巡游和网约双重功能。曹操出行在2018年开始进行巡网融合技术的研发,于2019年在广东省汕头市率先落地。

通过订单状态管理、乘客端与司机端应用、大数据分析以及运力调度等核心功能,曹操智慧巡网融合解决方案实现了巡游与网约订单的高效协同,可以保证两种服务模式互不干扰,在提升乘客体验的同时,提高了司机的运营效率。
湛江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司机收入减少、司机流失的困局。2024年3月,湛江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 、湛江公交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钊带领团队前往汕头调研,学习巡网融合经验,很快就和曹操出行达成战略合作。
“在短短8个月内,我们就完成了巡游出租车网巡一体化项目落地工作。”梁钊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投入的车辆占据湛江出租车市场70%以上,司机的月均收入达到1.46万元,较同级别城市司机平均收入高出5600元。”
易建华透露,在大冶巡网融合给出租车司机带来了网约单数量的增加,平均每天比传统车辆多赚80元。“司机不需要抢单收入反而更高,这正是巡网融合的力量。”
“全链路数字化运营,实现订单状态管理、运营调度服务评价的全流程管理。”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会长叶雪文透露,汕头试点数据显示,司机日均订单量提升到15单,月收入本地在8000元,司机流失率也降至5%。
近期,曹操出行在智慧巡网融合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AI的能力,可以进一步解决出租车行业乘客、司机、平台和监管的痛点。
曹操汽车总经理刘立群介绍道,例如,AI司机助手结合智能热力图,通过精准数据分析与预测,帮助司机更高效接单,提升接单效率与收入;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利用图像识别与机器学习技术,快速定位遗失物品,减少乘客投诉;AI智能化运营与实时可视化数据,助力企业实时洞察业务状况,优化资源调度与决策;智能监管系统基于AI算法,提供实时监管洞察与预警,提升运营安全性和合规性。
“AI在巡网融合上的运用,对于司机来说,可以提高司机个人收入,对于企业经营来说,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就是不再像以前着重依赖人力去管理运营,而是只需要依靠少量人力,就能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刘立群说道。
重构出租车商业生态
与其他平台“轻资产”模式的“巡网融合”方案不同,曹操出行智慧巡网融合3.0方案以吉利·CC60定制车为核心载体。
该车型历经60万公里耐久测试,电池续航达450公里,并且,车辆配备16项专为巡网融合设计的硬件,可实现巡游与网约状态的智能切换。据第三方机构测算,吉利·CC60的TCO(总持有成本)为每公里0.47元,较行业主流网约车常用纯电车型降低约40%,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仅从车辆使用成本来看,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收入的提高。对于背后的出租车公司来说也意味着成本的降低。
以汕头巡网融合出租车为例,六年运营数据显示,与传统巡游出租车相比,曹操出行的巡网融合方案使服务效率提升30%,经营成本降低60%,司机收入增长30%。湛江巡网融合模式上线不到半年,城区交通运行效率提升18%,司机日均接单量增长37%。
“司机收入的提高,意味着出租车公司租金有上涨的空间,同时司机退出率下降,公司管理成本在降低。公司更换吉利·CC60一年来,司机流失率从30%降到8%左右。”易建华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以吉利·CC60定制车为核心的曹操出行智慧巡网融合3.0方案还从新的角度重构了出租车业态的收入模式。传统出租车业态模式下,依赖出租车司机拼体力,出租车公司向司机收取租金,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出租车由原来的天然气迭代到新能源之后,对于充电/换电的需求就会增加。相比于等待时间较长的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可以解决司机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减少交班司机的时间,极大地缩短司机的补能时间。
“传统模式下出租车公司依赖司机体力劳动并收取租金,而换电模式使公司可通过自建换电站赚取服务费,打破恶性循环。”易建华透露。
一般新能源出租车充一次电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吉利·CC60换电只需要几分钟,每天能比充电车多跑3到5单。梁钊表示:“充电站每天可以增加我们2.5小时的运营时间,充电换电站可以实现充电加换电双模式互补,驾驶员能够自由选择充电或者换电模式,保障车辆使用。”
截至上个月,易建华的公司共购置235台吉利·CC 60和两座新建换电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换电服务正在成为我们公司新的盈利核心。”易建华算了一笔账说道,“换电站一年的收入甚至能达到向司机收租金的5—10倍。”
(编辑:张靖超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