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珠海记者 方良腾
4月14日晚11时,伴随一声低沉悠长的鸣笛,满载家电、有机肥和新能源产品的“昌民号”货船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珠海经开区”)高栏港码头驶向巴西,开启珠海—巴西桑塔纳港直航航线的历史新篇章。

降本增效 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据了解,该航线选用5.6万吨级件杂货船“昌民号”执航。“昌民号”采用先进设计,货仓容量约71,500m³,满载吃水深度12.8米,配备5个独立船舱和4台自动化起重机,可同时承载集装箱、重大件设备和散杂货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货物,为矿产、农产品等散杂货以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集装箱货物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运输需求,有效减少分装中转,提升物流效率。首航货源主要包括格力电器家电、中联拉美有机肥、公元新能源太阳能组件等产品,分别运往巴西玛瑙斯、贝伦和桑塔纳港。
航线以珠海高栏港为出发点,经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直达巴西桑塔纳港和巴西经济腹地,覆盖巴西矿产、农产品核心产区及东北部工业带,辐射南美新兴市场,旨在为腹地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出海大通道,推动中巴经贸合作提速升级。
“珠海—巴西”航线由珠海经开安联船运有限公司全面负责船务运营,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航期暂定每两个月一班船,随着外贸货运量的增加,将逐步升级为全程直达无中转模式。
搭建桥梁 深化中拉经贸合作
目前珠海经开区内重点企业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年进口巴西矿砂167万吨、华丰纸业年进口巴西纸浆2.45万吨,位于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内的拉美(中国)综合保税物流枢纽项目也已投入运营。
“珠海—巴西”航线的开通,将为珠海经开区的企业节省一大笔经营成本,增强外贸竞争力。为珠江口西岸的有机化肥、白色家电出口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物流通道,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也将为巴西的铁矿石、农产品等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更加便捷的桥梁,有力促进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高栏港打造成为连接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标识点、南美产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集散港注入强劲动能。
“这条航线帮助我们打破了现有的国际贸易壁垒,构建亚、非、拉美国际供应链新格局。帮助我们打通了亚洲与大西洋两岸、加勒比海地区的黄金海运通道。”青岛东晟国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锋涛说,我们的船出去能装满整船的中国制造产品,回程可以装巴西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回国,节省了船舶空放的时间和回程货的货源,大大提高了整船的效益。
珠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建平表示,这次先期开通珠海至巴西亚马逊地区的直航航线,解决现有海运航线航程长、成本高的问题,预计相较于现有航线,航程可缩短约30天,综合物流成本能够压缩30%以上。未来目标是把珠海高栏港打造成贴有葡语系标签、南美产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集散港,进一步深化中巴乃至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贸往来。
照片由珠海经开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