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绿书”的接力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3:46:00    

作者|略大参考 杨知潮

“小绿书”并不是某个特定产品,而是微信生态的一整套新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元宝等产品,轮番上阵。

4月,公众号进行了一次灰度测试,个人微信号可以直接注册公众号,发布公众号。再加上此前公众号对短图文内容的不断升级,眼下的公众号越来越短,也越来越轻。

早在2023年,微信就在看一看内部添加了图片TAB,大图模式和短内容外观与小红书相似,也被网友称为“小绿书”。虽然看一看的图片界面已经被取消,但微信此后的多次更新里,无不继续在朝着短内容的方向靠近。

而在“略大参考”看来,所谓的“小绿书”,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产品或者页面,而是一整套新的微信生态。

毕竟微信已经是个有年头的产品,腾讯电商、广告、AI三个核心业务的崛起,又对微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里,看一看、公众号、视频号、搜一搜,甚至是朋友圈,都有机会成为“小绿书”的入口。

01 公众号接棒

微信此前声量最大的,被称为“小绿书”的产品,是在看一看中。2023年年中,微信对“看一看”产品进行了一次更新,添加了“图片”页面,外形看起来和小红书极为相似,

微信方面的解释是,这是视频号原有图文功能的一个升级,但从用户体感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新产品。

被誉为全村希望的视频号也给用户提供了单独的按钮发布“小绿书”,图文内容可以直接在视频号内显示,从这一举动来看,微信似乎有想把视频号做成综合社交媒体的想法。

图注:与图文媒体看似不相关的视频号也当过一段时间“小绿书”

但随着看一看的数次更新,眼下这个页面已经被取消。视频号页面也已经无法找到发表图文的按钮。并没有官方消息公布这两个功能下线的具体日期,不过根据公开资料,直到2024年初,仍然有视频号图文发布的教程出现。

公众号成为了它的接棒者。

4月16日前后,大量用户开始发现了微信的灰度测试功能:个人微信号可以直接注册公众号,并且直接发表文章。在此之前,公众号的注册和发布需要进入专门的网站或者APP,而眼下,注册和发布公众号的难度,并不会比朋友圈高太多。

早在2023年和2024年,公众号就至少两次升级了公众号图文消息功能。两次升级后,公众号可以发布以图片为主的短内容。

图注:微信派在2023年发布的公众号更新示例图,看起来和小红书很像

不过,公众号的底子毕竟是一个古典媒体,这两次更新后,它的体量仍然“很重”。比如虽然公众号可以在手机端直接发布图片+短内容,但它仍然依赖订阅号助手这一后台APP。

而随着此次灰度测试,公众号的“申请权”和“发放权”下放到个人微信,此外,今年年初,公众号再次内测图片评论功能,严肃的媒体评论区,变成了可以斗图的社交场所。

在专业创作者平台向社交媒体演变的同时,公众号过去两年的分发模式也在变化。2021年年底,公众号内测了信息流功能。此后两年公众号的公域流量池占比越来越高,阅读量与粉丝数的相关性开始减弱。“看一看”板块的崛起,又为公众号的公域流量池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入口。

公众号已经彻底具备了成为个人社交媒体的条件。它有能力接过“看一看小绿书”留下的接力棒。

不过在微信生态内,像“小绿书”的产品还不止公众号一个。2023年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宣布推出“问一问”功能,看起来在对标百度知道或者知乎。

但产品怎么用,并不由产品经理说了算。眼下,问一问实际上就是另一个“小绿书”。很多用户并不把问一问当成提问工具,而是短内容的发布平台。甚至里面也有零食推荐、美妆种草、人生感悟这样典型的小红书内容。

从内容形式和互动率来看,这一原本定位于知乎或者百度知道的产品,甚至比“公众号图文”和“看一看图文”更像真正的小绿书。

图注:不难发现,“问一问”里很多人根本不提问,而是纯粹把它当成微博或者小红书。

问一问的自然演化,体现了用户对“小绿书”的需求:微信用户需要一个公域流量里的朋友圈,但在“看一看小绿书”取消后,这个角色是缺位的。至于这个“小绿书”在哪个产品里,对用户来说可能并不重要。

02 谁都可以是小绿书

在“略大参考”看来,“小绿书”不止是某一款产品,更是最近几年,微信对新流量生态的一种探索,这个探索过程中不止有“三个小绿书”的形式尝试,也有流量逻辑的底层变化。

过去,微信的内容生态颇有点各自为战的意味,它们各自占据自己的流量位: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乃至微信生态里的拼多多、同程旅行、京东、滴滴打车也都是相对独立的。

从这个层面来看,微信生态和互联网导航首页没有本质区别,它们只是各自独立的网址,再通过社交这一核心功能被整合在一起,这就是微信强大的社交生态。

这个生态跑出过拼多多的奇迹,孕育出了滴滴、同程等多个上市公司,还衍生出了腾讯庞大的娱乐和金融生态。它很好,但毕竟已经有年头了,也需要更新,升级。

于是,微信的逻辑在最近几年不断朝着“小绿书”的逻辑变化,原本各自为战的入口,正在被整合。

2017年,在今日头条如日中天的年代,微信推出了“看一看”这个对标产品。从对抗今日头条的角度来看,看一看当时不算成功,但在多年以后,它却成为了复杂生态的一个统一入口。

比如2023年那次出圈的“小绿书”,就是通过看一看入口来分发的。

眼下,虽然“看一看小绿书”已经不在,但它仍然是公众号和问一问两款产品的重要入口。

另一个统一入口是搜一搜。2021年9月,搜狗正式宣布收购案尘埃落定,这一拥有国内领先搜索技术的公司正式被并入腾讯生态。第二年,搜一搜开始高歌猛进,月活达到8亿,同比增长约54%。

它的价值在于,为微信丰富的内容生态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现在的搜一搜下有16个标签,这16种搜索结果,都通过一个搜一搜被整合起来。

数据显示,在高光的2022年:通过搜一搜带动的公众号新增粉丝贡献占比达到27%,文章分发量较去年增长43%;小程序新增日活用户贡献占比20%,小程序分发量较去年增长26%;视频号新增粉丝量较去年增长120%,视频分发量较去年增长895%。

在2023年的微信公开课上,搜一搜团队直接用“连接美好”作为自己的演讲主题。显然,它最大的价值是整合。

加上微信原本的聊天逻辑,“小绿书”的流量转化逻辑初见雏形:第一,以聊天为载体的社交流量。第二,以看一看为主的算法分发流量。第三,以搜一搜为主的主动搜索流量。

当微信小店横空出世时,这种逻辑已经基本建成。

2024年8月,微信小店重新上线。在元宝崛起之前,微信小店是当时腾讯毫无疑问的一号工程。但这样重要的产品,却连个入口都没有:在整个微信生态里,没有任何一个小程序、或者APP叫作“微信小店”。

这是因为:没有入口的小店,恰恰处处都是入口。

视频号里可以买,搜一搜里可以搜索到商品卡片,聊天的“送礼物”里可以为好友买礼物。这体现了微信新生态的一种有趣理念,也就是:商品信息应该成为一个原子化交易组件,能自由地在微信里游走。

在AI产品元宝中,腾讯再一次使用了这种“小绿书”打法,为元宝准备了非常多的入口:1.搜一搜中,元宝可以提供AI搜索服务。2.服务页面,提供了一个独立入口。3.最近几天,腾讯又将元宝添加到了通讯录,用户可以直接在微信里聊天。元宝完全融入了整个微信生态内部。

两次业务体现了“小绿书”生态的一种理念:一个入口,多种产品;一个产品,多个入口。

由于入口的统一,公众号、视频号、这些不同产品之间的边界正在模糊,甚至这些业务本身都快要被整合:今年2月,微信灰度测试账号系统: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及视频号合并。合并进展还需要时间观察,但眼下同一个人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已经可以显示在同一页面,这种整合的趋势已经形成。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众号、搜一搜、视频号、问一问,谁做“小绿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03 业务的需要

与“小绿书”逻辑一起变化的,是腾讯的业务需求。

在游戏收入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微信在赚钱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是:作为腾讯游戏的营销场与社交传播场。最终它也很好地完成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爆款游戏的传播,庞大的流量下,甚至还跑出了同程、拼多多、滴滴这样的上市公司。

微信没变,但腾讯变了。原本占据腾讯——也就是社交娱乐业务重要份额的直播收入眼下已经严重下滑,游戏业务虽然坚挺,但增长放缓。

与此同时,互联网大厂转向广告业务已经成为了一种时髦,视频号横空出世,加之直播电商的出现,三种业务提出了一个一样的需求:微信必须能承载更多的内容。

过去的腾讯是广告主,变现引擎是游戏和社交等业务,而现在腾讯正在变成广告商,微信自己就得能变现。面对这种需求,微信原有的效率是不完美的,于是引来了前文提到的一系列变化。

而这种变化在承接腾讯的新增长曲线时,显得更加顺滑。

比如公众号在2023年和2024年的更新后,可以在文章里添加公众号、小程序、链接,更方便内容发布者种草,打广告,成为真正可以种草的“笔记”。

搜一搜在融入了小程序生态后,直接承接了微信当下两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本地生活和小游戏。

此外,搜一搜还完美契合了电商与LLM两个新业务。腾讯把“商品”放在了搜一搜的黄金流量位,让这个视频号里孕育出的电商业务一起步就有了“货架”属性。

用户的搜索需求,又为年轻的元宝提供了海量的调用机会,是AI搜索最好的普及场。

除了这些眼前的业务,“小绿书”生态还有一个更诱人的目标:Agent。

在去年的双11大会上,微信团队对微信小店的定义用到了“原子化组件,自由游走”。而这个概念非常接近智能体时代的流量畅想,即通过AI大模型,直接连接各类信息、生活服务。

比如用户在智能体里提出“点外卖”,AI可以直接匹配商家,完成下单,支付。成为内容和服务的入口。

当然,上述场景只是畅想,目前还没有一家大厂真的打通这样的生态。但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OpenAI也于今年年初推出了“任务模式”,虽然功能还很简陋,只有定时提醒等少数能力,但算是迈出了从聊天机器人到智能助手的第一步。此前爆火的Manus,也是在朝着可以自主执行的智能体方向演进。

对大厂来说,这种智能体的前景是极其诱人的,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比如未来用户购物或许不再通过电商平台,而是直接通过最先进的智能体。

尤其是对腾讯来说,它的业务十分庞杂,一旦元宝能够构建出类似的智能体,腾讯原有的社交、小游戏、服务、内容等一系列业务将被打通。

而这种“整合一切”的智能体,或许也会成为未来“小绿书”的真实内涵和演进方向。

相关文章

  • “小绿书”的接力赛 作者|略大参考 杨知潮“小绿书”并不是某个特定产品,而是微信生态的一整套新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公众号、看一看、搜一搜、元宝等产品,轮番上阵。 4月,公众号进行了一次灰度测试,个人微信号可以直接注册公众号,发布公众号。再加上此前公众号对短图文内容的不断升级,眼下的公众号越来越短,也越来越轻。早
  • 「核心医疗」获超1亿美元D轮融资,累计完成700余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36氪首发 36氪获悉,人工心脏领域企业「核心医疗」已完成超1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正心谷资本、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君联资本担任管理人)、阿美风险投资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基石资本及知名产业投资方联合领投,德联资本及联新资本跟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新产品开发,并推动
  • 39岁网红与前妻3天内相继离世 近日,网传信息称河南林州一名网红“串哥”突发疾病去世,年仅39岁。而在“串哥”去世的前几天,其前妻因车祸离世。网红“串哥”账号发布的最新一条视频中称,“串哥”于4月21日凌晨去世,其前妻也于4月19日因车祸去世。在其评论区中,有不少网友哀悼。“串哥”生前照片。图/视频截图“串哥”发的视频多是段子、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今日辟谣(2025年4月22日) 2025年4月22日辟谣 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详情: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有关养老APP涉嫌诈骗的提醒》,表示民政部从未设立或批准设立“一脉养老”、“惠民工程”项目,未推出任何类似产品或软件。请广大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实宣传,避免上当受骗。已经参
  • 以文创产品为媒 让更多人了解家乡 来源:人民日报火勺、凉粉鱼、扒猪脸、山药塌子……这些地道美食源自北京市延庆区,也是杨萌带领团队设计的一系列文创产品的“主角”。85后杨萌是土生土长的延庆人。办豆腐工坊、卖特产、开民宿、做新媒体……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杨萌尝试过几份不同工作,积累了一些产品开发经验。2016年,她获得
  • 网红夫妇被封号!曾多次因“患传染病”冲上热搜 4月21日多名网友发帖表示网红滕顺强夫妇账号被封网友截图显示“tenglaoshi01”账号由于违反《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的相关规定账号已被封禁滕顺强夫妇的账号主页截图随后,记者在抖音平台搜索“滕顺强”的账号,发现已找不到该用户。不过,在一个名为“滕警毅”的账号上,滕顺强本人出镜回应称“告别抖音,开始
  • 免费AI 数字人技术、亿级外贸专区流量补贴!百度电商扩大七项「外贸转内销」计划 来源:china.com.cn 4月18日,百度电商扩大七项 “外贸转内销” 专项扶持计划,凭借 AI 数字人技术、亿级外贸专区流量补贴、专属绿色通道等七项举措,助力全国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其中,为降低门槛与成本,开通了外贸企业 “零保证金” 试运营,并提供慧播星数字人免费使用权,实现低成本直播。
  • 金田铜业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打开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透视图”,从充电基础设施到三电系统,用铜量已达到80千克至120千克,近乎传统燃油汽车用铜量的4倍以上。铜,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腐蚀性,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等重要的功能材料。不仅如此,人形机器人中的无框力矩电机、人工智能AI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