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热闹还是看门道?一场外卖大战背后的商业逻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4:33:00    

京东闯入的,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矛头”指向的,是外卖市场的霸主——美团。

近日,京东与美团的博弈进入“口水战”阶段。而风波之外的饿了么,却成了双方博弈的首个“伤员”——有外卖骑手称,他们在饿了么上的订单减少得厉害。

随着事态的演变,许多博弈背后的商业逻辑渐渐浮出水面。

始末

“大战”爆发于2月11日,京东高调进军外卖行业,宣布为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一周后又宣布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2月19日,美团宣布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大战”升级于4月21日,京东发布公开信称,近期竞对平台对兼职外卖骑手强迫“二选一”的行为,事发突然,导致京东平台部分外卖订单延迟,造成了不良用户体验,自21日起,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当天,美团再次发布官方声明,明确否认相关指控,并强调“全球没有任何平台有能力或动机约束骑手接单选择”。

这场看似突然的博弈,早在多年前,便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2015年,京东推出到家服务,主打买菜市场;次年与达达合并,进一步强化即时配送能力。

2018年7月,美团成立闪购事业部,并将闪购作为独立品牌推出,这是美团从送餐到送万物的延伸,而当时的闪购已经是一个日单量超过百万的业务;3个月后成立到家事业群,王莆中任总裁并带队闪购。

2020年年底,美团到家事业群闪购事业部被拆分为三个独立业务部:闪购、医药和团好货,肖昆任闪购负责人;2021年,闪购实现了600亿元到700亿元的GTV(交易金额)。这年秋天,肖昆在美团闪购零售大会上发言称,即时零售五年以后的市场规模是1万亿元,而美团要拿下其中的4000亿元。

2024年,京东APP推出“秒送”频道,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同年,达达集团宣布业务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原及时零售品牌全面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次年,京东拟宣布私有化达达集团,进一步整合资源,为挺进外卖行业做准备。

也是在2024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宣布美团最高决策机构S-team的组织调整决定,美团平台、到店、到家、基础研发等由高级副总裁王莆中负责。王兴则主要负责无人机和境外业务。这是美团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此次调整将美团最核心的到店业务整合交给王莆中,相当于其承担了美团目前最重要的竞争使命。

图片来源:晚点 LatePost

纵观京东与美团的数年纠葛,京东此次高调“叫板”,像是一场自卫反击战。

然而,对于此前的组织调整,美团的目的也很明确:全面应对抖音本地生活的市场侵蚀。

2021年,抖音开始尝试本地生活业务,次年便把美团到店所有核心品类都尝试了个遍。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GMV做到了900亿元;2023年,这一数字迅速攀升至3000亿元。

打法

京东很苦恼,美团更苦恼。

财经媒体《晚点 LatePost》曾对美团、京东等公司有过深入研究,在它的《美团 “到家三兄弟”:闪购、医药、团好货的零售探索》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

“一位美团人士复盘,淘宝的用户心智是多,拼多多的是省,京东的是好和快,人们边看短视频和直播边在抖音上购物,而团好货没有特色,始终‘不够犀利’。

美团成立12年,它的对手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京东、字节都是它的新对手。只要美团仍在拓展业务,这种情况就会持续。这家公司一直都不在意终局,在意的是棋盘的扩大。

不同的是,它擅长的题已经解完,剩下的全是难题。”

很早之前,王兴就曾透露过美团的商业模型:美团收集用户的需求,跟用户收钱,然后跟商家采购。也就是说,先有消费者,再去找供应商。有专家分析,对于美团来说,用户和流量,是最重要的;而商家,只是供应商,可以随时替换。

而今,本地生活服务早已进入存量时代,商业链条已经布局完成。按照这样的逻辑看,京东此次将矛头对准美团,似乎是行业共识。

事实上,京东公开“叫板”美团,还有来自于自身商业模式被美团蚕食的危机。

京东用户心智的好和快,依托的是京东自营和京东物流。美团闪购则用KA商家(即大卖场,如沃尔玛、大润发)与外卖骑手,完成了对京东核心业务的围猎。一旦美团闪购触及3C家电品类,京东将更加被动。

京东只能反击。而京东的反击,也十分冷静:从外卖骑手群体下手。毕竟,成熟的外卖市场,加上京东电商业务积累的口碑,很容易打开商家与用户市场,唯一欠缺的,就是配送环节。

京东敏锐捕捉到了配送环节的行业积弊,选用一贯的“人文关怀”打法,仅靠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一招,便迅速收获了一批成熟的外卖骑手。这是京东最擅长的。

此外,京东允许外卖骑手多平台兼职的打法,也打消了外卖骑手对新平台客单量的顾虑,让外卖骑手能够放心大胆地入驻接单。

池鱼

京东的骤然出手,确实让美团猝不及防,但美团的应对,也十分有效。

就在京东宣布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同一天,美团宣布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9月的战略会上,王兴就提出了战略转型,将零售提高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不再是以“吃”为核心的“Food+Platform”。这一年,美团外卖骑手成本为682亿元,而全年餐饮配送服务收入为542亿元。美团拥有规模巨大的外卖骑手队伍,骑手选择美团的原因也很简单——日接单量足够大。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报告显示,美团外卖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67.4%,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为29.6%,这两家几乎垄断了外卖的全部市场份额。

龙头地位、庞大市场,对于一个来自初入外卖行业的企业的挑战,美团的反应速度和力度,有些耐人寻味——这更像是一次被对手抓住“七寸”后的紧急补救——双方都明白,身为一家置身于舆论场的企业,永远不能挑战的,就是公众的利益。针对外卖骑手的保障问题,美团必须正面回应。

事实上,京东和美团随后的动作,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是迎合公众,发挥舆论场的传播力。

于是,在此后的博弈中,双方都很默契地开始了“口水战”,京东发文“炮轰”美团“不讲武德”,美团高管暗讽京东“狗急跳墙”。结果就是,双方都赚足了流量,而原本外卖行业的“老二”——饿了么,很自然地就被边缘化了。而且,从舆论角度来看,这场“口水战”持续时间越长,公众关注越久,对双方越有利。

事实上,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交战,首当其冲的是非常可乐;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被淡忘的却是和其正……

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京东能挤占的,更多还是饿了么的市场份额;而美团想做的,似乎也是缓解来自抖音的压力。

若跳出商战看商战,这突如其来的争端,也暗藏着商业大佬们对市场方向的敏锐洞察。

正如2024年美团的战略调整,创始人离开核心业务,转而布局无人机与境外市场,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物流配送方式的颠覆。待这场“硝烟”散去,会形成怎样的市场格局,尚未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互联网大佬们,不会甘心做被殃及的池鱼,这场博弈,正在等待更多的棋手。

(大众新闻记者 李振兴)

相关文章

  • 河南兴固产业投资公司拟发行10亿元乡村振兴公司债获受理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24日,河南兴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受理。本期债券拟发行金额10亿元,承销商/管理人为渤海证券。河南兴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更名成立,曾用名河南国发绿城园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股权关系显示,该公司由
  • 看热闹还是看门道?一场外卖大战背后的商业逻辑 京东闯入的,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矛头”指向的,是外卖市场的霸主——美团。近日,京东与美团的博弈进入“口水战”阶段。而风波之外的饿了么,却成了双方博弈的首个“伤员”——有外卖骑手称,他们在饿了么上的订单减少得厉害。随着事态的演变,许多博弈背后的商业逻辑渐渐浮出水面。始末“大战”爆发于2月11日,京东高
  • 佛山一季度经济观察|房地产投资增速扭负为正,市场暖意扑面而来 核心提示: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佛山担重任、挑大梁,奋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回升向好。佛山传媒组织全媒体记者力量,深入招商引资、工业运行、进出口贸易、重大项目、文旅消费等经济领域一线采访,并策划推出“佛山一季度经济观察”系列报道,共同见证“再造一个新佛山”的进击姿态,佛山经济发
  • 财政部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面向机构投资者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125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倍数3.07倍。其中,2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64%;3年期40亿元,发行利率1.65%;5年期30亿元,发行利率1.70%;15年期15亿元,发行利率2.10%
  • 并购重组渐入佳境:支持政策持续加码 跨界并购有新动向 人民财讯4月24日电,随着“并购六条”落地见效,A股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00余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产业整合与新质生产力方向成为主流趋势,多地政府发文鼓励区域内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审核端也出现了跨界并购过会的案例。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本轮并购
  • 中央汇金加码沪深300ETF,筑牢市场稳定基石 从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了多只沪深30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中央汇金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多次在关键时刻出手稳定市场。今年4月份,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
  • 金信诺(300252.SZ)发布一季度业绩,扭亏为盈至319.92万元 金信诺(300252.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63亿元,同比增长2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9.9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1059.39万元,同比收窄67.23%。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新消费日报 | 荣耀发布首款电竞性能旗舰手机;沪上阿姨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爱奇艺内容电商今日上线…… 新消费日报 4月24日讯,今日新消费日报的主要内容有:卫龙拟投资10亿元在南宁建设生产基地;阿里国际站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荣耀发布首款电竞性能旗舰手机;广汽集团承诺为L4车型自动驾驶的安全担责兜底。行业要闻沪上阿姨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港交所文件显示,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