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行山深处,藏着怎样的新闻密码?百名记者进山寻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1:58: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战强 程帅星 文 李博 摄影摄像】“应该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放在人堆里应该很难发现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很朴素。”

辉县市委党校教师鹿秀春的父亲曾与穆青一起参加老干部服务队,通过父亲此前的一些描述,他向记者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穆青轮廓。

穆青,著名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原社长。自1973年起,他十进辉县,写出影响几代人精神世界的新闻作品,用笔触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苦难抗争、与命运搏斗的动人故事。作品穿越数十年,依旧闪耀着不朽光芒。

透过泛黄文字表面,真实的穆青是什么样?穆青的文章,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身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在当前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大背景下,又该如何传承这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流量时代如何突围?

基层人物才是新闻的“黄金算法”

4月18日,“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的学员们来到太行山下的河南辉县市,在辉县人民干得好展览馆、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回龙村等地,通过聆听、参观、调研、学习、感悟,踏寻穆青足迹,寻找心中答案。当120名媒体记者在太行山腹地偶遇这些时空坐标,一场关于新闻初心的对话就此展开……

“勿忘人民。”

穆青手书“勿忘人民”,忘字少一点,民字多一点,寓意少一点遗忘,多一点为民。

在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的入口处,四个穆青手书的大字镶嵌在墙壁上。这是穆青一生的情怀和行为准则,也是他新闻实践最重要的内核。

“采访笔记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修改,陈旧书桌上的搪瓷杯、暖水壶等,通过这里每一个物件,每一句话,都能感受出穆青对于人民的那种深沉的爱,感受到他与人民群众的息息相通。”科技日报记者夏凡是一名90后,她说,穆青的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其实答案就在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中,一段段用情至深的文字内。它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要站在大地上,走进人民群众中,用脚底板跑新闻,才能写出更多有血有肉和受众产生共鸣的作品。

“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学员走进穆青精神实践教育基地

辉县人民干得好,山河巨变,换了人间。岁月流转至今,生产方式极大改善的同时,传播方式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讲究流量的时代,媒体人又该如何践行穆青精神?

四川日报全媒体主编孙琪有自己的看法:“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用更多时间打磨作品的真实质感,用更深思考穿透事件的表象,用更温暖的笔触传递时代的力量。这既是对穆青精神最好的传承,也是我们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初心的最好方式。”

“记者之家”大学堂中国新闻奖作品解析实战班(第二期)学员认真聆听穆青故事

孙琪表示,穆青常说“离泥土越近,新闻越有生命力”。我们不应被算法和流量完全裹挟,而要像穆青那样抵达现场,走到基层中去,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记录时代。“那些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村党支部书记、那些专注科技创新的‘小巨人’企业、那些在乡村振兴路上默默耕耘的普通人——是真正值得被时代铭记的故事和人,更是我们应当聚焦的新闻主角。”

绝壁上的回响:

新太行故事中的“精神IP”启示录

与太行山为伴的辉县,不乏逆天改命的故事,更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富矿”。

前有穆青笔下的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原拍石头公社党委书记孙钊,后有带领村民开辟“天路”,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

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向大家分享回龙村克难发展之路

在回龙村崖壁上的会议室里,记者们见到了张荣锁。年过六旬的他还保留着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和乡亲们“扳倒穷山,挖掉穷根”的故事。

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与学员追忆回龙村修路历程

回龙村地处太行深山,被40多道山梁隔离成17个自然村。村民出山不便、生活艰难,深受其苦。20世纪90年代,已经走出大山、挣得100多万元的张荣锁回到家乡回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先架电、后治坡,修通公路通汽车”,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甚至有人献出生命。最终,回龙村不仅开辟出通往外界的公路,更走上了产业致富的大道。

乘车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村庄时,记者们连连发出“了不起”的感叹。而当了解了“回龙精神”的由来后,大家又开始寻找新的故事。

张荣锁告诉记者,如今的回龙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农产品种植业,年集体收入达600多万元。

回龙村村民王治全向记者介绍自己种植的连翘

村民王治全说:“以前下山上山,一趟要一整天;现在坐车十几分钟就下山了。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天让收多少,才能收多少;现在在山上管理连翘,每月都有约3000元工资。妻子在附近的景区打零工,也有一些收入。等到连翘成熟后,收入会进一步提高。”

在采访完王治全后,江西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张雪说,穆青前辈教会我们,到群众中去,去了解他们的心声,才能写出更接地气的文章。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李佳说:“穆青老师把基层人物写得那样生动感人,对我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非常值得借鉴。花时间去打磨作品是很考验人的,也是非常磨砺心性的,但是,用真心换真心,通过这次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作为记者的信念。”

时代造就穆青,时代也需要“穆青式”的好记者。

当记者在回龙村最高点放飞无人机时,镜头记录下震撼一幕:穆青当年走访的村庄旧址旁,一座座民宿、一道道水渠与一棵棵古柏并肩而立。

暮春时节,八百里太行山麓,苍苍横翠微。微凉山风自千仞绝壁上吹过,吹动年轻记者们的采访本,纸页间密密麻麻,摄像机持续工作,这既是十进太行的新闻基因,也是破茧重生的传媒新章。

对于如何保持人民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时代精神?或许,践行“四力”的新闻人,此刻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 奋斗成就无悔青春——国邦医药百鸥团首次活动圆满举行 转自:国邦医药2025年4月14日至16日,国邦医药集团在浙江新昌白云山庄成功举办了首届“百鸥团”成员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以“奋斗成就无悔青春”为主题,旨在践行集团“以奋斗者为本、多劳多得、精英合伙、全员共享”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年轻员工成长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01以奋斗之名启航活动期间,集团董事长邱
  • 太行山深处,藏着怎样的新闻密码?百名记者进山寻答案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战强 程帅星 文 李博 摄影摄像】“应该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放在人堆里应该很难发现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很朴素。”辉县市委党校教师鹿秀春的父亲曾与穆青一起参加老干部服务队,通过父亲此前的一些描述,他向记者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穆青轮廓。穆青,著名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原社长。自1973年
  • (番外)+(全文)人面桃花长相忆:最新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阮雾黎闻砚辞)人面桃花长相忆:最新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笔趣阁(阮雾黎闻砚辞) 本书《人面桃花长相忆:最新》的主角是【阮雾黎闻砚辞】,属于古代言情小说类型,出自作家“阮雾黎”之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TXT全本,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664字,更新日期为2025-04-18。在本网【hcyzs.cn】上目前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南城,希尔顿酒店。阮雾梨坐在新娘化妆室里,望着镜
  • “苏州智造”出差太空近半年 创造中国空间站上转速最高记录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进入倒计时。今天(4月18日),记者获悉,神十九乘组正在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由苏州企业参与的空间逆布雷顿制冷项目,创造了目前中国空间站上转速的最高记录,有望提高我国空间热控技术水平,并为未来宇航任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很骄傲,我们的梦想‘上天了’!”
  • 日暮青山绿渐隐:虐文结局+番外(许星森纪冰雪)全文许星森纪冰雪读无弹窗结局_许星森纪冰雪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日暮青山绿渐隐:虐文结局+番外) 热门好书《日暮青山绿渐隐:虐文》是来自纪冰雪最新创作的都市生活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许星森纪冰雪,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兄弟瞪大眼睛:“你不怕她听见?”“听见又怎样?”许书阳满不在乎,“女人嘛,给点甜头就能死心塌地。”许星森站在转角阴影处,突然很想知道纪冰雪若是听到这
  • 粤港澳职工网球邀请赛火热开赛,近300名职工挥拍点燃运动热情 4月14日上午,由广东省总工会主办,江门市总工会承办的“中国梦·劳动美”2025年粤港澳职工网球邀请赛在江门市白水带体育公园火热开赛。广东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伟东,江门市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郑泽晖,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郑辉,香港工会联合会副理事长周思杰,澳门工会联合总会理事长李从正
  • 美国白宫调整记者群制度,取消通讯社固定席位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对报道特朗普日常活动记者群的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长期由通讯社类媒体占据的固定席位。一位白宫官员称,今后记者群将由以下人员组成:两名平面媒体记者、一家主流电视台的摄制组、一家次级电视台或流媒体平台的摄制组、一名广播记者、一名“新媒体”或独立记者以及四名摄影记者。据悉,
  •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河南日报社8部作品获通报表扬 近日,由河南省委网信办举办的2024年度河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河南日报社8部作品获通报表扬: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河南”头条号入选“成绩突出账号”;大河报社“英雄不曾远去”系列融媒报道、河南日报客户端《Z网评|功夫郑州何以令人神往》,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