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摄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4月24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当前,甘肃已进入汛期。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全省水旱灾害防御暨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应对水旱灾害,我省将始终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总结不足、剖析问题,全方位、系统性补短板、强弱项,压实各级责任、拧紧工作链条、落细防御措施,全力筑牢抵御水旱灾害的坚固防线。
会议指出,各级水利、水文部门要细化明确工作责任,搞好协调联动,第一时间掌握水雨情。从防汛实战需求出发,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现代化水雨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力争早日形成“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实现“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的全链条洪水测报。强化气象预报与山洪灾害预警联动,健全并落实“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三级梯次预警叫应体系,特别要把水利系统的“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预警信息在各类信息中突出呈现出来。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超声波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提升超标准洪水等极端条件下第一时间获取险情灾情信息的能力和洪水监测预警能力。
会议要求各地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墒情、旱情变化,准确把握我省春夏“卡脖子旱”的发生规律,滚动开展供需水形势分析,提前制订抗旱保供水方案,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提前储备、精打细算、科学调度抗旱水资源。动态摸排人饮困难情况,畅通农村饮水投诉举报渠道,守住饮水安全底线。
根据气象水文预测,今年全省各主要河流来水总量较多年均值总体持平,疏勒河、洮河、白龙江来水量总体偏丰,区域性、阶段性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易发频发,要提前谋划部署,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加强防范局地暴雨山洪与流域性大洪水叠加组合的不利情况,加强中小河流与山洪沟道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