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0:12:00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罗沙)生产、销售伪劣农资犯罪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最高人民法院31日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中,有3件对被告人判处了五年有期徒刑以上重刑。同时,人民法院注重加大对犯罪分子的经济制裁力度。在张某、司某等销售伪劣产品案中,被告人组成“农资忽悠团”下乡兜售伪劣化肥,组织程度高、销售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人民法院对主犯张某和司某分别判处十一年和九年有期徒刑,同时分别判处罚金人民币九十万元。

同时,典型案例突出对种子质量安全的刑事司法保护。其中的2件销售伪劣种子案例中,赵某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资质的情况下,购入无任何标签标识的带菌马铃薯种薯予以销售,导致农户种植后疫病流行、植株枯死、薯块腐烂,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李某柱等销售未经品种审定、纯度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水稻种子,89名农户种植后造成大幅减产或者部分绝收,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人民法院对上述被告人依法定罪处罚,该重判的坚决予以重判。

此外,人民法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多措并举促进惩防结合。丁某、张某平销售伪劣产品案中,被告人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伪劣农资,审理法院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观摩庭审活动,强化以案释法,取得良好法治宣传效果。

相关文章

  • 丈夫给妻子闺蜜转账“1314”,昔日姐妹闹上法庭!法院判了 3月31日晚,“男子赠妻子闺蜜7万被判全额返还加利息”的词条,冲上热搜。一边是同床共枕的丈夫,一边是情同姐妹的“闺蜜”,女子王某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上会上演被丈夫和“闺蜜”双双“背刺”的狗血剧情。近日,河南沁阳市法院审结一起因婚外情引发的赠与合同纠纷案。【基本案情】丈夫给妻子闺蜜转账“5200”“1
  • 不要捡!吃不得!近期正大量出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让“红豆”与“相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最近,成都掀起了“捡红豆”的热潮,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关键词发现,随着成熟的红豆树种子逐渐落地,不少成都市民纷纷前往成都市植物园等地捡拾红豆,将其做成文玩手串、耳坠、种子画等。▲社交媒体上
  • 五金厂老板被控造枪获刑,二审改判了 3月31日,澎湃新闻从陈海波妻子吴女士处获悉,日前,其收到来自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书。2025年3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海波,彭某某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案作出终审判决,撤销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海波、彭某某的一审量刑部分,维持判决的其余部分,判处陈海波有期徒刑10年6个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罗沙)生产、销售伪劣农资犯罪损害农民切身利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最高人民法院31日发布4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种子、农药、化肥3类重要农资,涵盖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农资忽悠团”进村兜售等典型犯罪手段。据介绍,此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中,有3件对被告人判处了五年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