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节“漏洞百出”的数学实验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40:00    

我们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单元进行了整合,在“体积和容积”主题下对课时进行重新划分:第一课时认识体积、容积的概念及相关单位,第二课时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第三课时计划由体积的概念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整合后,一周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节课就能搞定。多出来的课时干什么呢?在第二课时完成后,我们设计了一节数学实验课——《这是真的吗?》

这节课聚焦两个核心问题来验证:“1立方分米真的等于1升吗”“1立方分米真的等于1000立方厘米吗”。课前我从数学教具室找到了一个1立方分米的标准模型(可盛水),又从科学教师那里借来了一个容量为300毫升的烧杯,班级里43名学生每人用纸制作了一个1立方厘米的标准正方体,这些就是本节数学实验课要提前做的准备。

先验证“1立方分米真的等于1升吗”。鼓励学生聊一聊验证的思路,“直接找一瓶容量是1升的矿泉水,倒进这个1立方分米的标准容器里,看看是不是刚好倒满。”第一个方案立刻浮现出来,支持的声音很多,“但我们没有1升的矿泉水,我们有一个烧杯。”第二个同学补充道。“对!而且烧杯上有刻度。”观察后大家发现,这个烧杯最高刻度为300毫升,我们可以分几次倒入水。第一个学生上台了,从桶里用烧杯舀了一些水,又倒掉了一些,瞄准刻度300毫升将烧杯中的水倒进容器,一点也没洒,“大约三分之一,很准!”大家纷纷说道。第二个学生依然选择了加入300毫升的水,将水倒入容器,她还不忘再抖一抖烧杯,确保每一滴水都倒进去了,大家为她的严谨送上了掌声。第三个男生上台了,他快速向容器中加入了300毫升的水,并介绍“现在已经加了3次300毫升的水,但容器还没有满,要再加上100毫升”。似乎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成功,全班学生都举起了小手想添满这100毫升。我邀请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女生,只见她舀了一些水后微微蹲下身子,眼睛平视对准100毫升的刻度,又用手从桶里捧了一些水加入烧杯,再对准刻度确认后倒入了容器,全班学生都睁大了眼睛,“怎么还没满”“感觉还要加入100毫升才行”!

怎么回事?难道1立方分米不等于1升?学生在组内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觉得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也许是大家在看刻度的时候没有平视,导致每次接的水少了”“也有可能有部分水粘在了烧杯壁上”“也有可能这个1立方分米的容器不够标准,虽然从里面拿出的正方体棱长是1分米,但外壁和正方体之间还是有间隙的,所以它的容量可能比1立方分米要大”……大家抱着质疑的眼光审视刚才的实验过程,提出了不少合理的猜测。

下课后,我和科学教师分享这一活动,打趣道:“你瞧,孩子们怀疑一切,却一点不质疑科学仪器的准确性。”结果科学教师说:“你们应该质疑烧杯!它并不适合用来精准测量液体的体积,上面的刻度只是用于参考,并不精准,如果要测量液体体积,可以用专门的量具,如量筒。”与班级学生分享后,他们恍然大悟。

接着验证“1立方分米真的等于1000立方厘米吗”。怎么验证?“就看这个1立方分米的标准容器里能不能刚好放满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呗!”我肯定了大家的想法,追问道:“咱们班里做了1000个小正方体了吗?”一个机灵的男生立刻举起手:“我们只要沿着三条棱摆就行了!”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我们只要沿着长宽高摆就行了,长和宽摆好了就知道最下面一层有多少个,再摆高就知道能有多少层”“对,每条棱上如果都能摆10个小正方体就能证明了”“这样好,只需要28个”。我们接力,按照刚刚确定的方法,把大家制作的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摆进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越摆到后面越让人紧张,仿佛一不小心那些小方块就要塌了,数数已经摆了9个,只见一个男生上台后小心翼翼地摆上了自己的小方块,可又犹豫地拿了下来,“好奇怪,摆上之后就凸出来了,另外两条棱上感觉也很难再塞下了。”我们把画面定格在这一瞬间,放大后数了数,长所在的棱上摆了9个小方块,宽所在的棱上摆了8个小方块,高上面也只有9个。

怎么回事?难道1立方分米不等于1000立方厘米?新一轮的质疑又开始了:“你们看,这些小方块间的缝隙很大”“而且每个小方块粘连的不是很牢固,表面都张开了”“这些纸面也有厚度”。

这个时候,那个平时不太爱举手的女生,就是那个在容器中最后加入100毫升水的女生举起了手,“数学是一种很完美的模型,虽然今天我们没有摆到1000个,但我们知道1分米等于1厘米,所以可以推理出每一条棱上都能被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厘米”“对!生活中很难找到完全精准的1立方分米的模型,在实际制作模型时,会受到材料特性、加工精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数学太美妙了,生活中做不出的,我们却能想象、推理出来”……这节数学实验课虽然“漏洞百出”,可学生似乎乐在其中,我也感到欣慰,明天长方体、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似乎摆着摆着就摆出来了。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09日第12版

作者:潘 越

相关文章

  • 对话智元合伙人姚卯青:没有智能“大脑”,机器人就没有未来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 郑棋文】身高1.6米出头,体重60公斤,每秒行进0.8米——从进工厂搬运,到在商场服务,曾经在科幻片里才能看到的机器人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实际上,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硬件只是第一步。推动机器人从“功能机”进化为“智能体”,还需数据采集及海量数据的积淀。近日,智元
  • 智平方邱巍:具身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技术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郑棋文 王宇】具身大模型的加持,对人形机器人意味着什么?4月10日,国内较早具备全栈AI系统能力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邱巍在接受大河财立方专访时表示:“具身大模型(Embodied AI)就像机器人的大脑,是推动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邱巍认为,
  • 一节“漏洞百出”的数学实验课 我们对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单元进行了整合,在“体积和容积”主题下对课时进行重新划分:第一课时认识体积、容积的概念及相关单位,第二课时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第三课时计划由体积的概念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整合后,一周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节课就能搞定。多出来的课时干什么呢
  • 苏州市科索超声波技术有限公司取得超声波清洗机用多容器固定装置专利,方便对不同尺寸小容器固定提高灵活性和便捷性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市科索超声波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超声波清洗机用多容器固定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695498 U,申请日期为2024年5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清洗机用多容器固定装置,包括清洗机,所述清洗机上设有承
  • 许昌新区建设投资公司拟发行3亿元公司债获受理 【大河财立方消息】3月31日,许昌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获上交所受理。本期债券拟发行金额3亿元,承销商/管理人为太平洋证券。2024年6月28日,经中证鹏元综合评定,发行人主体信用评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