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幻作家刘慈欣:人形机器人市场巨大、未来可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8:09:00    

19日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在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前夕,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接受了总台记者专访,他表示,这一赛事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机器人前沿科技发展的重要机会。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幻作家 刘慈欣:机器人马拉松更多是展示机器人跑步,表现它平衡跑步移动的功能,就像春晚上跳秧歌的机器人一样,向大众展示机器人目前的面貌、身形。现在我觉得十分有用的、拥有巨大市场的看护机器人,能照顾老人、病人;家务机器人能够做家务。我认为(现在的)机器人达不到这个水平,一旦达到这个水平,这个市场是巨大的,对我们的生活改变(会)是天翻地覆。

刘慈欣坦言,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尚未达到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但是智能化发展的趋势,让机器人发展未来可期。

科幻作家 刘慈欣:具身机器人发展的终极目标可能是造出来那种它和真人完全分辨(不)出来的机器人。这个技术一旦出现,对社会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当你真的没办法从智力上、从外形上分辨机器人和真人,这个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认为即便科幻小说也很难想象。

(来源:央视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科幻作家刘慈欣:人形机器人市场巨大、未来可期 19日上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在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前夕,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接受了总台记者专访,他表示,这一赛事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机器人前沿科技发展的重要机会。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形机器人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幻作家 刘慈欣:机器
  • 记者手记:“人机共跑”,拉近与未来的距离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手记:“人机共跑”,拉近与未来的距离新华社记者李春宇、张骁在春日跑马热潮再度来袭的4月,一场“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为路跑赛事添了“一把火”。去年11月,当“天工”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场,为选手“加油助威”时,人们或许不会想到,短短5个月过后,人
  • 机器人“累到头掉”坚强无头奔跑 直击全球首次人机马拉松 4月19日,“人机共跑”马拉松现场:机器人头部滚落,被扶起后无头坚强奔跑。
  • 松延动力机器人“小顽童”小碎步奋力奔跑(原创) 松延动力机器人“小顽童”小碎步奋力奔跑(原创)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短视频产品 】
  • 全球首场人机共跑马拉松,有何看点?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机器人选手们准备得怎么样了?“人机共跑”,如何跑?从赛场到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又在怎样进化发展?  机器人选手准备得怎么样了?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大赛之前参赛队都在怎样优化提升?机器人选手
  •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 专家:楼市回稳基础持续夯实 人民网记者 王仁宏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整体看,房地产市场延续积极势头。房价上涨城市数量继续提升,70城中有24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比2月份增加6个。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表示,今年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
  • 为什么作家阿来不用DeepSeek 日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亮相复旦大学,在“人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主题研讨会间隙接受文汇报记者专访。
  • 对话智元合伙人姚卯青:没有智能“大脑”,机器人就没有未来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 郑棋文】身高1.6米出头,体重60公斤,每秒行进0.8米——从进工厂搬运,到在商场服务,曾经在科幻片里才能看到的机器人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实际上,在“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硬件只是第一步。推动机器人从“功能机”进化为“智能体”,还需数据采集及海量数据的积淀。近日,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