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凤凰涅槃!唐山文旅书写城市蝶变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07:00    

当春风吹过繁花渐开的南湖、当惊起的水鸟划过高炉遗存的天际,唐山,这座曾以钢铁浇筑筋骨的城市,如今在文旅融合中淬炼出刚柔并济的新生——南湖的潋滟春水漫过采煤沉降区,河头老街的桨声灯影唤醒千年运河记忆,唐山宴的袅袅烟火蒸腾着工业文明的温度。百度指数显示,2025年“唐山”关联词TOP5已从“钢铁”“煤炭”变为“南湖樱花”“工业旅游”“河头夜航”。从“钢铁洪流”到“生活锦绣”,近年来,唐山逐渐探索出“生态修复筑基、文化基因铸魂、科技赋能提质、产业融合增效”的转型之路,这种系统化变革重塑了唐山的城市气质。

空间重构:探秘城市绿肺的诞生

站在南湖公园龙山观景台俯瞰,霞光下,丹凤朝阳雕塑傲然矗立,垂柳与繁花编织的彩色花毯,正沿着沉降区修复形成的生态廊道蔓延,人们在此慢跑、骑车、打太极,一片悠然自得的城市慢生活场景。谁承想,曾经这片数十平方公里的区域,由于开滦煤矿百余年持续开采,遍布着塌陷坑与矸石山,平均高度较市区低约20米,被称为“南大坑”。经过改造,如今已被碧波填满,成了候鸟的驿站、市民的会客厅,也成就了华北最大的城市“绿肺”。

南湖公园

在对“南大坑”的治理上,唐山分四个步骤推进:堵住排污口,埋设污水管网5300多米,把沉降坑的污水引到污水处理厂;建污水沉淀池,实现污水的分级沉淀,并将污水引入池塘北侧的香蒲、芦苇等植物区,达到自然隔离、过滤、吸附污水的目的;还清湖面后,再将原有分隔的污水坑打通,连成一个整体的大湖面,让鱼类、水鸟隐藏在湖的深水处或中心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修建湖心岛、游船码头、荷花池等景观,让南湖更加赏心悦目。

木栈道、景观小品只是生态修复的副产品,地下看不见的砾石、管道才是生态改善的“功臣”。2023年底,84万平方米的景区完成海绵化改造,南湖公园变成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海绵化改造后,景区绿地全部实现雨水灌溉,十余处水景观供水水源由市政给水切换为湖区供水,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达48万立方米,工业遗产成了最生动的“教科书”。

时光折叠:运河水道穿越千年盛唐

随着暮色初临,河头老街仿佛被施了魔法,一场虚实交织的感官盛宴,足以让人再盛唐的时空中流连忘返。当画舫推开“河头”的第一道涟漪,运河两岸的百年建筑突然“活”了过来:光影交错中,白墙灰瓦、亭台楼阁化为幕布,玄奘西行、胡姬旋舞、街头故事、一生所爱等纷纷在光影交错的楼宇角落铺陈开来,目之所及,全然一幅盛唐版“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唐王东征》实景演绎是河头老街不可错过的精彩,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高句丽,曾在此练兵,演出重现了唐王李世民东征练兵、保家护国的恢宏历史场景。

河头老街

河头老街的前身是一条连接唐山和天津的水路运煤通道。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改造,河头老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让老街与新景共生,打造出了文旅消费新场景,一跃成为京津冀周边热门打卡地。聚焦新业态,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河头老街先后获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等荣誉。

沉浸式感受盛唐美景成为河头老街吸引游客重要原因,为游客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多业态运营打造则让这里引领了文旅消费风尚。目前,河头老街除建有东征文化广场、唐山话广场等多个主题文化广场外,还推出呔商宴、老车柿集、水上市集、艺术街区等,融合了“食、游、购、娱、体、展、演”多元业态。

烟火可亲:舌尖上的非遗更有滋味

伴随着一声“来且了”(唐山方言:来客人了)的吆喝,就算正是踏入唐山宴的地头,在这座“能吃的博物馆”里,饹馇、十四王爷干烧鸡、棋子烧饼、泉水豆腐等唐山本地特色美食的色香味自不必说,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皮影主题包厢内,游客欣赏到传统的皮影戏曲;陶瓷工坊体验区,游客能制作自己的专属作品。一座集特色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和研学实践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让非遗找到了最鲜活的生存方式。

唐山宴

在唐山宴里,每个细节都在述说城市记忆,地砖复刻滦州古城墙纹样、老电视墙循环播放陶瓷展纪录片,就连通风口都设计成矿井铁艺造型,唐山的工业记忆,此刻被烹制成舌尖上的乡愁。

据了解,唐山宴包含美食体验街区、民俗文化展区等多种主题的体验和展示空间,涵盖150多种唐山特色小吃和20多种非遗美食。唐山宴将活态博物馆与可消费体验店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多元化的文化旅游新体验。自2018年开业以来,唐山宴人气火爆,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通过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品牌直营等方式,带动700多人就业,助力唐山美食文化传承,打造唐山文旅新名片。

如今的唐山,一面是从工业文明生长出的坚韧筋骨,一面是在文旅融合中绽放的柔软诗意。当春夜的露水浸润丹凤朝阳雕塑的基座,那些曾深埋地下的矿层,正化作托举新生的磅礴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夏洪波

相关文章

  • 凤凰涅槃!唐山文旅书写城市蝶变故事 当春风吹过繁花渐开的南湖、当惊起的水鸟划过高炉遗存的天际,唐山,这座曾以钢铁浇筑筋骨的城市,如今在文旅融合中淬炼出刚柔并济的新生——南湖的潋滟春水漫过采煤沉降区,河头老街的桨声灯影唤醒千年运河记忆,唐山宴的袅袅烟火蒸腾着工业文明的温度。百度指数显示,2025年“唐山”关联词TOP5已从“钢铁”“煤炭
  • 旅游收入7.5亿元!清明假期 91万人次畅游南明 4月7日,记者从南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获悉,清明假期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约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文旅市场实现安全有序运行。清明时节气候回暖,盛放的春花景观吸引大量游客们纷至而来,逛甲秀楼、河滨公园、药用植物园等地标景点,是打卡花漾南明好选择,这三个景区清明期间累计接待
  • 知名景区突发!男子猝然倒地,经抢救无效身亡 4月5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川阿坝萨武雪山有驴友登山意外身亡,当地已经封山。6日,记者致电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该局工作人员证实,5日萨武雪山的确有游客因个人的身体原因去世,但并未因此封山。驴友撤下山吃面后倒地4月6日,记者联系上一位5日攀登萨武雪山的驴友小利(化名)。她告诉记者,事故并
  • 太好了,是机器人!“爬山有救了” 澎湃新闻记者 张未央“看,春晚机器人!”“第一次在景区见到机器人,很有科技感,孩子一直在跟它互动”……这个清明假期,众多游客在全国各地的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 去年末以来“杭州六小龙”的持续火爆,使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显示度呈现指数级增长,“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培育具身智
  • 各地推出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花”为媒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春花竞放时节,各地以花为媒,推出“赏花+人文”“赏花+餐饮”“赏花+产业”等多种旅游体验模式,有效放大“赏花经济”吸引力。做活“花”文章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园,大片的彩色油菜花迎来盛花期。农博园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农业科研机构试种的新品种,出油率高且花期长达百天。双休日前来赏花打卡的游客有5
  • 养育济南人的这十六种文化——(岳渎文化) 济南一个热情,淳朴的城市济南是一个安稳、平静、低调的城市, 济南有孔孟保守中庸之道,凡事低调不张扬。四季分明的济南,春天柳絮飞散,夏天荷花盛开,秋天诗情画意,冬天雪花飘飞。济南是块风水宝地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济南这座城各方面的文化都了不起让济南人最为自豪的十六大文化你知道多少?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文化了
  • 第一观察|建成科技强国,总书记强调培育创新文化 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篇文章是总书记2024年6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文章用“八个坚持”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其中之一正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 赏国色芬芳 品特色美食 游魅力菏泽 菏泽牡丹节会解锁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记者 赵念东 报道本报菏泽讯 2025菏泽牡丹节会开幕式将于4月8日在菏泽会盟台举办,作为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菏泽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将牡丹文化与城市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菏泽文旅围绕文化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游客拥有全方位、沉浸式的文旅体验。在提升文旅行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