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创新药是避风港,更是发射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48:00    

文丨市值观察 文雨

关税风暴狂卷全球,药品暂时得到豁免。

即便不考虑这一防守属性,医药的配置价值也已显而易见。历经数十年酝酿积累,中国创新药已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新兴技术领域孕育出一系列优秀产品,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变现周期正在到来。

【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尽管支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遏制,但在老龄化加速到来的背景下维持医保基金可持续依然存在挑战。

医疗“大锅饭”实非长久之计,医疗体系走向分层、分级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也正因如此,国内医药环境自去年以来已有明显转向。

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国内创新药发展根基。

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提到要引导商保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

今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2025年将发布医保丙类目录,此举直接指向创新药将迎来增量支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创新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从行业、资金、发展方向等各个具体维度给出指引和定调。

政策松绑的效果立竿见影。

根据国家药审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24年药审中心受理各类注册申请19563件,同比增加5.73%;全年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8个品种,同比增长20%,其中17个品种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全年批准罕见病用药55款,同比增长22%。

国内紧锣密鼓,海外红红火火。

License-out(对外授权)正在重新改写产业格局,中国研发、全球变现的模式已经蔚然成风。医药魔方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创新药License-out共完成94笔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进入2025年,中国创新药依旧在全球加速狂飙,一季度License-out已达成29笔交易,恒瑞医药口服Lp(a)抑制剂授权默沙东、联邦制药三靶点GLP1授权诺和诺德、和铂医药创新药平台授权阿斯利康、信达生物DLL3授权罗氏……

国内与国际通道全部打开,盈利与融资难题悉数解决,中国创新药资产的重估大幕已然拉开。

开年至今,Wind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最高超20%,港股创新药更加疯狂,其中恒生医药ETF(159892)区间涨幅最高达到40%。

这显然还不是终点!

【估值业绩双支撑】

2021年以来,医疗板块在药品集采和医疗反腐的多重压制下一路狂泻,申万医药生物(801150.SWI)指数最多跌去六成。即便今年有所反弹,该指数目前PE(TTM)依然只有28倍左右,位于历史分位的25%。

低估值的另一面是高业绩。

2024年,国内创新药上市公司火力全开,其中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长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的比重已跨过50%。

中国生物制药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达288.7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达34.6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公司创新药产品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至120.6亿元,大幅增长21.9%。

此外还有:

百济神州2024年取得272.14亿元营收,同比暴增56.2%,归母净利润-49.78亿元,同比减亏约26%;信达生物2024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达3.32亿元(首次扭亏),收入同比增长51.8%,创新药收入占比超85%;三生制药收入增长16.5%至91.08亿元,净利润增长34.9%至20.90亿元……

低估值与高业绩决定了国内创新药企业拥有极高的安全系数,而在全球经济陷入波动的当下,这种高度确定的成长性更加显得珍贵。

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创新药首先港股。

2018年,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新增“主板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允许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2018年至今,有60多家Biotech通过18A规则在港股上市,中国最有活力的一批创新药企业全部云集于此,其中有很多优质标的只在港股上市,比如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等。

医药虽好,但并非轻易就能拿到收益。

一方面,医药产业向来拥有较高的认知壁垒,研究难度巨大;另一方面,医药研发充满不确定性,投入打水漂是家常便饭。基于此,普通投资者的最好选择往往是投指数而非投个股。

以恒生医药ETF(159892)为例,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涵盖港股最具代表性的50家生物科技公司,既能搭上国产创新药突破的便车,又能很好的规避单一企业研发失败风险。

2015年-2024年,中国医药产业完成了从跟随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十年时间中国原研新药数量超越美国,本土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多款中国原研新药“头对头”战胜海外药企。4月25日至30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癌症研究会议之一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将在芝加哥召开,据悉今年会有126家中国药企亮相AACR会议,共发布近300项新药研究结果。

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已经降临,医药是过去五年资本市场最差的板块之一,可能也是未来五年最好的板块之一。

相关文章

  • 极端大风中,中国太保两小时完成首笔赔付 4月12日,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局部风力高达14级。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中国太保以专业高效的理赔服务跑出了“太保速度”,仅用2小时就快速完成本次风灾的首笔理赔。科技赋能:2小时的快速理赔4月12日13时,一辆车在海淀区万泉河路停放时被大风吹落的高空坠物砸中,车主于14时11分向中国太保产险北
  • 哪些药品可以医保报销?一键查询,快试试 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参保群众的用药保障水平,国家医保局已连续多年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调整,目前目录内共有药品3159种,其中西药1396个、中成药1336个(含民族药95种)、协议期内谈判药品427个,以及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涵盖了各个临床治疗领域。什么是
  • 大智慧亏损超2亿元,交史上第二差“成绩单”,核心业务停滞不前 4月11日晚间,昔日炒股软件龙头老大大智慧(601519)发布上市以来第二差“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7.71亿元,同比下降0.84%;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下降296.51%。2012年,大智慧亏损2.72亿元,是公司史上最差“成绩单”。2023年盈利1亿元,2024
  • 英最高军职首长十年来首次访华 本报记者 郭媛丹中国国防部近日发布消息称,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上将参谋长刘振立9日同来华访问的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举行会谈。据英国媒体报道,这是英国军队最高军事首长十年来首次访问中国。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11日表示,拉达金访华既是中英关系改善的结果,也是中英关系进一步向好发展的信号
  • 法媒:DeepSeek出现在杭州并非巧合 来源:环球时报 法国《回声报》4月10日文章,原题:杭州,挑战硅谷的中国龙杭州,位于中国沿海富裕的浙江省,距离上海仅需几十分钟高铁车程。杭州汇金国际大厦外表低调,大堂看上去就像是酒店,越来越多的人对这里十分好奇,因为推出DeepSeek的“深度求索”公司总部就在这栋大厦里。自成立以来,这家专注于人工
  • 美国WTI原油周五收高2.4% 石油市场继续关注特朗普关税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油价周五上涨。石油市场投资者仍在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质原油(WTI)期价上涨1.43美元,涨幅为2.38%,收于每桶61.50美元。在特朗普周四将对华关税提高到145%之后,中国周五也宣布将从周六开始,对美国商品征收的
  • 致保科技上涨2.13%,报1.2美元/股,总市值3874.04万美元 4月12日,致保科技(ZBAO)盘中上涨2.13%,截至01:02,报1.2美元/股,成交1.63万美元,总市值3874.04万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06月30日,致保科技收入总额1.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25%;归母净利润1325.18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0.75%。资料显示,
  • 高原“春”来|生态民宿“致富经” 平均海拔3100多米的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独特的气候造就了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雪山配桃花的美景不仅养了游客的眼,也使当地群众享受到了“赏花经济”带来的福利。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嘎朗村村民扎珠说,以前不会太关注当地的桃花,后来开始举办桃花节了,因为桃花,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旅游,也因为桃花村里开了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