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娄艺娜 吴靖
仲春时节,大地繁花似锦,争相斗彩,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却“欲哭有泪”——“花粉暴”的来袭。
4月3日,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胡蓉提醒,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一定要科学止痒,积极防控,以免危害眼睛健康。
“当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袭击眼睛时,结膜会释放组胺等炎症因子,导致眼红、眼痒、流泪、畏光等症状。”胡蓉介绍,过敏性结膜炎很少单独“行动”,常和过敏性鼻炎一起组队出现。
胡蓉提醒,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来止痒治疗。一般来说,抗组胺滴眼液(如奥洛他定)可以直接阻断“痒信号”,起效快,适合急性期,但用药疗程一般要2周左右,要坚持用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长期使用能预防过敏性结膜炎发作,但需提前2周用药启动。
“激素类滴眼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它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眼部炎症和病情。但如果使用不规范,不仅疗效差,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引发青光眼。”胡蓉提醒。
此外,对于眼痒伴有眼干、异物感的患者,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稀释和冲洗掉过敏原。在眼痒发作期间,可以用冷藏且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全天频繁使用。
“所有眼药都只是控制症状,不能根治过敏性结膜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关键,是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尤其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胡蓉说。
那么,如何与花粉“划清界限”呢?胡蓉建议,大家出门时可以戴密封护目镜(参考游泳镜),回家后及时清洗鼻子和脸,立刻用“人工泪液冲洗眼睛”。
“如果出现眼睛痒,可以通过冰敷收缩血管,短暂止痒。”胡蓉提醒,在花粉高峰期(10:00—17:00)要紧闭门窗,开空气净化器。此外,如果症状严重,可考虑暂时逃离“花粉重灾区”,去海南省或其他南方沿海城市,暂时避开花粉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