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亮 梁广辛
外资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创造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舞台大,市场前景广,政策预期稳,安全形势好,正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这一重要论述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新时代以来,我国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事业舞台大。经过长期持续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具有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为世界各国企业投资兴业、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巨大舞台。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而且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这一世界经济大舞台的量级和能级,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投资空间和盈利机会。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今年1—3月,生物药品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3.8%和42.5%。这些数据既是我国事业舞台大的充分体现,也彰显了中国市场的“磁吸力”。
市场前景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资源。对于企业来说,拥有更大市场就意味着拥有更多新技术应用场景、更低的平均成本,就有可能实现更多利润,技术创新也就有更大动力。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而且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还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强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比如,2022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安排,同时明确提出要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今年3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打出提振消费“组合拳”,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做大市场规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我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优势也会更加明显。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就意味着拥有了参与全球竞争的最稀缺资源,获得了分享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成长红利的“黄金赛道”。
政策预期稳。预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预期是否稳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决策。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政策具有科学性和高度稳定性。比如,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部署,提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开放合作环境。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了巨大便利。当前,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制造业领域已实现“清零”。今年以来,《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布,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背景下,我国出台稳外资系列政策,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不仅稳定了外资企业的政策预期,而且进一步擦亮了“投资中国”的品牌,有利于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项目。
安全形势好。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从国内看,我国长期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近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旅游经商,感受到了中国安定祥和、开放包容。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风险挑战面前,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有能力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前行,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带来的挑战。我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当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持续拓展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的广阔前景,将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