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保障大学生就业这件事上,广东有多努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45:00    

今年2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全面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近期,广东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了系列招聘活动。与此同时,广东各高校也全力以赴,提供多种平台,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羊城晚报记者 刘畅 摄

各高校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工作

“参加了今天的招聘会,我收获很大,和多家医院及医疗集团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也意识到自己需要加强微创手术经验。无论结果如何,这次经历都让我更明确了努力方向,也非常感谢各用人单位给出的宝贵建议。”4月19日,在广东医科大学湛江校区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医护专场)上,硕士研究生廖治栋表示,自己计划回到家乡河源工作。

据悉,此次招聘会吸引95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327个,招聘需求3595人,涵盖临床医疗、药学研发、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招聘负责人表示:“面对面交流能直观展现学生专业素养,帮助双方高效匹配需求。”据统计,该校已针对2025届毕业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3场,累计服务单位3983家,提供岗位超8.6万个,并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官微推送岗位信息303条,覆盖超12.6万个岗位。

招聘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非凡。羊城晚报记者 刘畅 摄

近年来,广东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透露,广东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同比增加3万人(2024届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4万人),加上省外境外流入的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加。为此,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各地各高校要精准对接人才需求,以调研为先摸清供需状况,以问题为导向优化供给侧,以需求为导向联动招培就业,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着力促进供需适配。要千方百计扩大岗位供给,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深入拓展市场性岗位,打通供需信息不对称环节,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促进精准化供需对接,着力拓宽就业渠道。

在华南农业大学,“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农科与生物类专场招聘会于近日举行。招聘会提供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等领域岗位2200余个,其中超五成岗位与学校优势学科直接匹配。活动现场还设置了AI模拟面试、职业规划指导等专区,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人岗适配效率。一名农学专业学生表示:“企业需求与专业课程结合紧密,投递简历后已收到3家公司的复试通知。”

各高校纷纷发力,主动访企拓岗、举办各类招聘会,采取多种举措发掘就业岗位。广东省教育厅组织部分高校集体访企拓岗,促成11所高校与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78项。广东财经大学针对2025届毕业生共走访企业272家,拓展岗位近2000个;学校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共组织线下校园招聘活动29场,组织校园宣讲会170场,共提供岗位6.2万个。2025年春季华南农业大学已举办6场“百万英才汇南粤”系列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超2万个。

广东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热土

“深圳真的没有天花板,只有属于奋斗者的星辰大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海荣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上海站)现场讲述了自己在深圳扎根做科研的故事。2007年5月,他带着两个行李箱从旧金山回国,选择了深圳作为事业的新起点。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作的18年里,他见证了深圳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的发展过程。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土。中智股份发布的《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蓝皮书》显示,北上广深校招人数累计占比23%、投递简历人数累计占比35.5%,其中广东占比份额最大。广东重点高校毕业生本地留存率为60%-70%,普通高校毕业生本地留存率为80%-90%,平均实际起薪超9000元/月。可以说,广东吸纳了绝大多数广东本土的高校毕业生。

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络绎不绝。羊城晚报记者 刘畅 摄

为什么广东能够吸纳如此多的毕业生?首先是广东企业数量冠绝全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1月至12月,全省新设企业126.75万户,同比增长5.26%,连续6年新设企业数超百万户。大量的企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丰富的职业选择空间。

广东还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今年,为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广东汇集五“有”三“好”政策包,拿出诚意满满的激励政策,汇聚天下英才到南粤大地就业创业。作为经济大省,广东不仅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求贤若渴,对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也倍加珍惜,各地各部门纷纷推出人才政策“大礼包”,向国内外各类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文|记者 孙唯 陈亮

相关文章

  • 在保障大学生就业这件事上,广东有多努力? 今年2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全面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近期,广东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了系列招聘活动。与此同时,广东各高校也全力
  • 广东省川源精密模具申请提高丝杆与电机连接同轴度专利,使得安装联轴器和电机后丝杆和电机轴同轴度较高 金融界2025年4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省川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提高丝杆与电机连接同轴度的方法、治具及丝杆固定机构”的专利,公开号CN119839618A,申请日期为2025年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丝杆与电机连接同轴度的方法、治具及丝杆固定机构。该方法
  • 十五运倒计时 广东汕尾的海面上,咸涩的风掠过郑曼佳的水翼帆板,卷起细碎浪花。在十五运会倒计时200天即将到来之际,这位33岁的全运“双冠王”正进行每日的训练——这是她首次参加在“家门口”举办的全运会,而这届全运会,或许也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舞。“‘落力’了一辈子,肯定想在家门口画个完美的句号。”她说道。郑曼佳 与
  • 一脚挡住的不仅是高铁车门 更是规则底线 4月18日深圳北站一名女子因同行人未及时登车,竟以身体阻挡即将关闭的高铁车门,导致列车发车受阻,将公共空间中的规则意识缺失问题再次推向舆论焦点。(九派新闻4月20日)事件中当事人的行为逻辑值得深思,明知列车发车时间不可逆,为何仍选择以身犯险?深层原因在于对规则的“选择性遵守”。高铁作为精密运转的交通
  • 杉海创新完成C轮近亿元融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2025年4月16日,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海创新”),完成C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此次融资将为公司在超分子新材料领域的拓展注入强大动力,资金将重点用于超分子新材料 AI 研发平台的升级建设,以及推动新材料在大健康食品、医药、农业、
  • 政企联动“搭台唱戏” 浙江创新产业链供需对接模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4月17日电(蓝伊旎)企业强则产业链兴,链主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专精特新企业则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4月17日,2025年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之首场“走进链主企业 服务专精特新”供需对接活动在杭州举办,共有400余名来自企业、金融机构的代表参加。首场“走进链
  • 开班!南海基地打造国企知识产权专才“储备库”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强化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4月16日~18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2025年度企业专利管理师(初级)培训班”,南海国资旗下3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参加了培训。 2025年南海区企业专利管理师(初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今日开赛:燃梦未来 职启新篇 “专业方向很多,如何把兴趣和擅长结合起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探索早一点、钻研深一点、尝试多一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总决赛上,就业赛道金奖得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毕业生刘博非讲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经验。从大二开始,他先后在字节跳动、百度、腾讯等企业实习,最终选定搜索赛道,专业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