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4:57:00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

游客小李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

近日,话题“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引起热议,话题所描述的正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鳖。有消息称,“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

4月27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了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科研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就这一只斑鳖,20世纪50年代建园时就存在,尚无法确定其年龄,目前其身体状况正常。

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

游客有幸拍到斑鳖冒头

“到苏州逛动物园,斑鳖是一定要看的。斑鳖是全世界最大的软壳龟,生存仅留一线,只剩越南还有些许可能,中国或者说长江种群只剩最后一个个体,是个雄性,就生活在苏州的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上方山动物园)里。”科普作家花蚀曾在文章里如此说道。

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的国内唯一一只斑鳖。受访者供图

据新华社报道,斑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背甲可达1.5米,体重115公斤,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钱塘江、太湖)和云南红河流域,但从2006年开始,红河流域至今都未发现过斑鳖的幼体和亚成体。

古代中国人对斑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录,并给这种庞然大物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鼋(音同‘元’)”。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就有以“鼋”为原型铸造的青铜器,而之后“鼋”也频繁出现在众多的古籍文献中。

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这些传说较难查证,但“藩司前看癞头鼋”曾是杭州城中的一景。

进入近代,斑鳖的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仅在红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发现过。至21世纪,全球斑鳖减少至个位数,成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仅有2只,且2只均为雄性。

目前无法人工繁育斑鳖

保护濒危动物应多措并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斑鳖曾广泛栖息于我国的黄河、长江、太湖、钱塘江、红河,以及越南的马江流域等地,但由于一直被认为是其他物种,并没引起足够重视,刚确定身份就已开始濒危。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发现,之前新华社曾做过斑鳖繁衍的相关报道,报道显示,苏州动物园(上方山原址)的这只斑鳖“苏苏”是雄性,此前,曾有让斑鳖繁衍后代的计划,例如将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湘湘”与苏州动物园的这只雄性斑鳖配对。2008年5月,长沙动物园将“湘湘”送到苏州,打算让它们自然交配。

游客魏先生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

它们成功交配并产卵,可遗憾的是小斑鳖在孵化初期便死亡,未能成功诞生。2019年4月,中外专家团队对这对斑鳖夫妇进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后,湘湘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后,“苏苏”就成了国内发现仅存的一只斑鳖,并在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生存至今。

该如何加强淡水龟鳖及其他濒危物种保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龟鳖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李伟看来,应该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行,比如划定保护区,修复产卵沙滩。严格打击非法捕捞,此外还可以建立人工繁育中心。李伟举例称,她们团队在鼋繁育保护研究方面的成果,说不定可以为此类濒危动物的保护带来一些启示。

鼋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动物界具有独特的生态位。通过对鼋繁殖生物学研究,揭示了鼋胚胎发育规律及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解决了鼋繁育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利用人工圈养的4只鼋成体攻克了人工圈养条件下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技术难题,建立起1000余只不同年龄幼鼋群体;通过调查,探明了鼋濒危的因素,相关成果还获得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技术奖,推动全国首个农业农村部“鼋保护繁育基地”的挂牌成立,“研究成果为鼋资源保护、种群恢复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央视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如何应对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珠江委要求→ 据“珠江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健全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水利应对机制,在全面复盘总结以往应对工作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珠江委聚焦城乡居民供水安全保障的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印发了《珠江委应对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次修订工作针对流域各类突发水污染事件,突出重大事件应对,进一步
  •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游客小李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近日,话题“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引起热议,话题所描述
  • 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开幕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己阳4月26日,“春天的纪念”——蒋长虹粉画作品捐赠展在苏州杭鸣时粉画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展出部分捐赠作品121件,那些动人的作品正如同展厅外的绚烂之春,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出世间万物的复苏与繁荣,近乎圆满地呈现了这位艺术家对粉画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独特见解。开幕式现场蒋长虹
  • 重要领域!我国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4月27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截至目前,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发电量也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达到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随着“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国内外进入批量化生产建设阶段,我国具备了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
  • 好评中国丨“五一”廉洁过节:防止腐败“病从口入” □浩锐“五一”假期临近,家人团聚、亲朋好友聚餐是人之常情,领导干部要明白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该吃、哪些不该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防止腐败“病从口入”。违规吃喝是腐败的“催化剂”。“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四风”问题与贪污腐败往往互为表里,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就是从违规违法“
  • 计划工期852天:中国第二座双层车站上海宝山高铁站开工建设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据中国铁设、青春上海消息,中国铁设总体设计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上海宝山站站房及相关工程设计交底会议近日召开,标志着中国第二座双层车站上海宝山高铁站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工期为 852 天,预计于 2027 年 6 月 30 日竣工。据介绍,上海宝山站作为沪渝蓉铁
  • 中国—中亚外长举行第六次会晤 人民财讯4月26日电,外交部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4月26日,中国—中亚外长第六次会晤在阿拉木图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土库曼斯坦代表以及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共同出席。本
  • 商洛“出山”:从地理秦岭到价值秦岭——写在“山盟海誓秦岭行”启动之前 秦岭天竺山(商洛市文旅局供图)巍巍秦岭,横亘华夏腹地,宛如一条巨龙将商洛揽入怀中,孕育出“秦岭最美是商洛”的生态秘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如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商洛必须解答的时代命题。“秦岭最美是商洛”这句沿用十五年的城市宣传语,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