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宜君法院棋盘人民法庭充分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山间沟底,一步一个脚印,一块一块的认真测量,成功调解一起因土地面积发生争议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引起的纠纷。确保了当事人春耕的正常生产活动,切实做到了司法为民、服务群众。

原告李某某与被告王某于2024年3月份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合同约定被告王某将其100亩土地转包李某某,期限5年,承包金每亩每年150元,合同签订后,王某向李某某交付了土地,收取李某某支付的全部承包金75000元。因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对案涉土地面积进行实际测量,且案涉土地分散在山间沟壑之间,多达20余块,李某某在 2024年耕种一次后,发现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相差很大,随即提起诉讼,要求按照实际面积计算承包金,要求王某返回多支付的承包金。

当日下午两点,承办法官带领法庭干警已早早等在村口,待案件双方当事人和邀请的测量群众到来后,立即组织上山进地,仔细勘察案涉土地的每一寸土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丈量。经过四个多小时,上山下山,趟河爬沟,对案涉地块逐一进行测量后确定发包的土地26块,最大的一块土地7.27 亩,最小的一块土地 0.23亩,共计60.49亩,与合同约定的 100 亩相差近40亩。法庭干警抓住时机现场开展调解工作,通过反复沟通协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群众、释法明理,消除了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找到了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双方均同意提前解除合同,王某当场退还李某某部分承包金,剩余应当返回的承包金分期返回。至此,该起纠纷圆满化解。

时至春耕时期,为了不影响群众春播生产生活,在该案审理过程中法庭干警通过耐心工作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多方打听联系人员组织测量土地,即减少了办案用时提高了效率,亦减少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减轻了诉累,成功调解案件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肯定和群众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者:郝 延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