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印度小镇到跻身全球前2%科学家 他和华西医院“双向奔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01:00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韦维 摄影报道

“我们正全力以赴建立全球天然产物抗病毒的数据库和知识图谱,一旦有类似病毒出现,就能迅速判断这种病毒和已知病毒的相似性,精准确定哪些天然产物可能用于治疗。”4月9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称“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39岁印度籍助理研究员Rajeev Kumar分享起他所在沈百荣教授团队的研究进展。

Rajeev Kumar正在工作

这位印度哈里亚纳邦小镇梅哈姆的学者,在2020年成为华西医院第一个以R签证(人才签证)进入中国的外籍博士后,如今跻身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基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出版物评选的全球前2%科学家之列。

从印度小镇到华西舞台

作为家族中首位博士,Rajeev Kumar的科研之路充满坎坷。印度小镇有限的教育资源、攻读博士时的经济压力,未能阻挡他对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爱。祖母用椰子壳干馏提取物治疗皮肤感染的传统智慧、母亲延续的公益善举,在他心中种下“用科学服务大众” 的种子。2019年,他在德里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

就在这一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成立,致力于智能医学的前沿探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并开始积极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在印度学界已经成绩斐然的Rajeev Kumar,走进华西医院视野。“印度在天然产物和计算机领域享有盛誉,他的研究领域与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沈百荣教授回忆。

Rajeev Kumar选择华西医院、决心加入研究院院长沈百荣教授团队,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当我申请‘助理研究员’职位时,面试官曾问我,我有15年的研究经验,为什么放着在印度能成为教授的机会不要,却想留在华西医院。”Rajeev Kumar回忆,“我很看重工作文化和环境。研究院里,大家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氛围很好。在这样的环境里,人能保持冷静,从而做出更出色的研究。”

2020年初他成为外籍博士后,开启在成都的科研之旅。

并肩作战 让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共振

2020年,初来乍到的Rajeev Kumar因为签证和语言问题陷入困境,同事主动帮他处理租房合同,耐心地沟通日常事务,让他顺利地融入了新环境。与沈百荣教授并肩作战5年,Rajeev Kumar很钦佩教授温和的性格、独特的领导方式。“他从未强迫我们做任何特定的研究,而让我们自由思考和规划,他教会我批判性思维,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生物信息学技术。“

也是这5年,Rajeev Kumar的科研轨迹也围绕着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共振。他受祖母制作的食谱启发,申请科技厅项目,寻找从椰子壳中提取的替代疗法来对抗铜绿假单胞菌。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到沈百荣教授牵头的项目,建立全球天然产物抗病毒的数据库和知识图谱。“四川的中医声名远扬,我们希望借此契机挖掘更多传统医药的潜力。 ”

团队协作方面,Rajeev Kumar也非常自豪。“拿之前我们对心脏手术患者做的一项研究来说,我们收集并分析大约246份患者样本,得出结论,医生在给患者开华法林这种抗凝药之前,应该先仔细检查患者体内的维生素K浓度和肠道菌群组成。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Rajeev Kumar说。

沈百荣教授

“研究院刚成立,只有Rajeev Kumar一个外国博士后。”沈百荣回忆,为吸引更多学者加入,研究院在学术、生活到个人发展等各个方面,全力帮助每一位成员融入团队,给予学者一定自由度,组织并鼓励大家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如今,德国、西班牙等多国年轻学者都在踊跃申请加入研究院。“国内的学术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希望下一代的年轻人奔向中国实现梦想,不再是单向地出国学习,未来团队计划将国际合作常规化,在转化信息学与智能医学领域持续深耕。”

无论走到哪,成都更像家

“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无论走到哪儿,都觉得成都更像家。”Rajeev Kumar毫不掩饰对成都的喜爱。“成都整洁有序,市民待人也更友善,不管是交通还是其他方方面面,一切都很顺畅。这儿既有环球中心、金融城双子塔这种超现代的地标,同时也能逛锦里古街,感受宽窄巷子的老成都味道。”

Rajeev Kumar接受媒体采访

这5年,Rajeev Kumar积极地融入当地生活,也将印度的文化带到这里。每到排灯节、洒红节时,他会邀请中国同事一同庆祝印度传统节日,咖喱香与麻辣味总会在餐桌上交织。

Rajeev Kumar也成为增进中印交流的一分子。他会在网络分享中国的多元文化、技术成就和发展变化,让无数外国网友看到真实、立体的中国。

如今,Rajeev Kumar成为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ESCMID)的青年科学家成员、AOAC国际工作组成员,以及国际天然产物科学任务组(INPST)的成员,与41个国家的学者开展前沿研究。在华西医院、四川大学以及家人支持下,他跻身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基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出版物评选的全球前2%科学家之列。“这得益于过去5年我论文产出的大幅提升——我参与完成的文章超过100篇,其中50篇文章以华西医院为第一单位,华西医院的支持起到关键作用。”

“Rajeev Kumar是我的重要助手,尤其在自然产物的智能转化方面,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是一位出色的学者,温厚、善良、坚定、热情、开拓,是我刚来华西时并肩开拓的亲密战友。与他之间美好的情谊,温暖了我的人生旅程。”沈百荣评价。

Rajeev Kumar的故乡在印度,如今,他的科研故乡已扎根在中国、深耕于四川。

相关文章

  • 陈敏,已归国!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网站最新信息显示,曾任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的陈敏,已回国,担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教授。据介绍,1978年,陈敏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85年北大硕士毕业后,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航空航天系、印第安纳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开始,陈敏先后任职宾夕法尼亚州
  • 广州增城:开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医疗康养新篇章 4月13日上午,“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医疗康养重点项目——广东龙城医院启用暨AI医院大模型发布和项目签约活动”在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举行。活动现场 活动中,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教授,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马丁·埃文斯爵士,“共
  • 遇见习近平丨给中越友谊谱写更多音乐 童光荣越南国家歌舞剧院常任指挥曾在中国留学九年被誉为“连接中越友谊的音乐家”2017年、202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期间童光荣曾两次为习主席演奏习主席对艺术方面的重视令童光荣很感动“中国艺术不只是在中国发展在世界上也有影响力中国人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而易见”2025年是中越建交七十五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
  • 日民间团体举办学习会,史料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法,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近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了侵华日军的这段罪恶历史。当地时间4月12日,日本民间团体731部队细菌战资料中心举办学习会,介绍了证实侵华日军在华进行细菌战的“金子顺一论文”。金子顺一曾服务于侵华日军731部队。1949年,金子顺一发
  • 38万公里外的“土特产”,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中国馆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展品——月球正面与背面月壤,让38万公里外的星辰触手可及,这也是人类首次零距离对比展出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月壤。正面月壤有约20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样本,将人类对月球火山活动历史的认知延长了8至10亿年;背面月壤作为月
  • 陈晓卿团队上新“色彩大餐”,《寻色中国》让东方色谱“活”起来 首档传统色彩人文纪录片《寻色中国》于4月11日在腾讯视频播出。该片是陈晓卿团队继美食纪录片后的又一次全新尝试,摄制组历时一年,跨越中国多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运用先进影像技术记录下诸多传统色彩技艺,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色彩发现之旅,也打开了色彩这一人文纪录片的全新领域。在中华文明的千年长卷中,每
  • 当前形势下“出口转内销”如何转?怎么销?专家解读 美国滥施关税搅乱全球经济秩序,不少国内外贸企业也可能面临着挑战。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相关的部门、协会、企业已经纷纷开始行动。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实体商超迅速响应,接连宣布将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昨天,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
  • 极端大风中,中国太保两小时完成首笔赔付 4月12日,北京遭遇极端大风天气,局部风力高达14级。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中,中国太保以专业高效的理赔服务跑出了“太保速度”,仅用2小时就快速完成本次风灾的首笔理赔。科技赋能:2小时的快速理赔4月12日13时,一辆车在海淀区万泉河路停放时被大风吹落的高空坠物砸中,车主于14时11分向中国太保产险北